0 BluelightChinaStock: March 2008

BluelightChinaStock

BluelightChinaStock是一个记载,关心中国大陆股市发展前景& 投资机会的BLOG. 本BLOG所有内容纯属个人意见,决不能用作你的投资建议. 欢迎交流投资心得和见解! -Blue

Monday, March 31, 2008

QDII经历最黑暗一周

  QDII刚刚度过了“出海”以来最黑暗的一周。从3月14日到3月20日,5只基金系QDII平均跌幅达到6.54%。按最新净值计算,QDII资金规模仅剩845.57亿元,半年前,这个数字为1232.05亿元。这意味着,一个最早买入QDII的投资者,如果经历半年的煎熬仍未割肉出逃,那么他已经亏损31.37%。
  从3月14日到3月20日,5只基金系QDII平均跌幅达到6.54%。
  净值直逼0.6元  首批投资者已不抱翻本希望
  ●“并不是第一只螃蟹都好吃”
  “幸亏当初是比例配售,要不然我这80万元的资金连50万元都保不住了。”上周,看到嘉实海外的最新净值仅为0.613元,陈先生无奈地用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
  去年9月,首批QDII发行遭遇投资者疯抢,4只QDII几乎全部在一天内售完且实行比例配售。当时,嘉实海外的配售比例为40.78%,陈先生就是第一批参与QDII的投资者之一。
  “80万元资金只配上了32.6万元,那会儿还觉得买得太少了。现在看来,是躲过一劫。”陈先生对记者表示,即便只配上了32.6万,但半年下来,账面金额也只剩下20万了。“半年亏损12.6万元,这是贸然投资境外市场给我的最大教训,并不是第一只螃蟹都好吃。”如今,陈先生对QDII已经心有余悸。而何时能够回到1元面值,陈先生称,已经不抱什么希望。

四个月亏一半 首只QDII被迫清盘

  民生银行"港基直通车"投资者浮亏变实损

  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中国QDII产品普遍亏损

  QDII经历最黑暗一周 5基金系QDII平均跌幅6.54%

  仅仅4个多月的时间,王女士购买的几十万的银行QDII产品不仅没赚到钱,本金还缩水一半,这让她难以接受。

  和王女士一样,3月19日,很多购买民生银行非凡理财"港基直通车"的投资者都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电话来自民生银行业务员,大致意思是这款产品在亏损了50%的情况下被自动结束。对于自己财富的大幅缩水,有的投资者十分愤怒,表示要向法院起诉。对此,有关专家表示,除非银行给出了保本或者收益率等明确的承诺,否则很难打赢这场官司。

  记者注意到,受次贷危机影响,国内QDII产品普遍出现亏损。据近期数据显示,基金系QDII产品平均亏30%左右;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的QDII产品亏损约15%以上到40%多不等。

  有分析人士认为,民生银行因QDII产品与投资者之间产生的纠纷,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现状

  "港基直通车"亏损50%被清盘民生银行发售的非凡理财"港基直通车"产品,于2007年10月30日起息,产品期限1年,该产品投资标的为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

Sunday, March 30, 2008

“超人”李嘉诚相授A股投资“三铁律

加入日期:2008-3-28 15:29:59 [万隆投资作战计划]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0001.HK)及其子公司和记黄埔(0013.HK)的年报记者会向来是最“严格”的记者会之一,若非提前登记,绝对无法进入会场。

  “破发”犹如飘荡的幽灵,虎视眈眈地寻找着下一个猎物目标……

  当然,长和系的记者会,也以气氛非常活跃闻名,这可能与主席李嘉诚的健谈不无关系。

  3月27日,李嘉诚携长子、长和系副主席李泽钜、和黄董事总经理霍建宁出席记者会。相比于情绪高昂、表情丰富的父亲李嘉诚来说,李泽钜向来显得拘谨,讲话声音比较低沉,这让李嘉诚不得不屡次提醒李泽鉅讲话“大声一点”。

  席间,李嘉诚坦言做主席很辛苦,“幸亏有一帮好伙计。”他的核心管理层均在台下列席记者会。

  除了对长和系去年业绩的兴趣之外,李家家长李嘉诚与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的关系,以及李嘉诚退休去向等,向来是外界关注的热点。最近,业界传闻李嘉诚对次子李泽楷可能即将到来的婚讯不甚满意,也不可避免地在业绩会上被一再提及。

  当然,李嘉诚对这些家事均不置可否,或一笑带过,但却坦言,尽管矛盾在所难免,但与两个儿子关系不错,而且最近没有退休打算,如果真有这么一天的话,他将全心全意打理自己的慈善基金,“绝不会偷懒”。

  去年,长实为股东带来盈利276.78亿港元,和黄收益总额更高达3087.75亿港元,其中股东应占盈利306亿港元,换言之,长和系股东总体应占盈利高达582.78亿港元。

  买股要量力

  《21世纪》:现在美国经济影响全球市场状况不佳,内地股市也有泡沫,你怎么看内地股市的情况?港股最近也没方向,你怎么看?

  李嘉诚:我觉得,美国的经济问题,不是一朝一日能解决的,带来的麻烦也很多。

  另外,我觉得投资者买股票最重要的是要看PE。我记得1989年,日本的股票,最高到了差不多38000点,很多股票的PE高到不合理,我一股都没买,直到现在,日本的股市还没有恢复到原来价格的三分之一,所以这个情形,最关键是要看PE是不是高到离谱,要小心。

  至于港股现在是不是已经到了合理的水平,我不敢这么说,今天的恒生指数跟去年同期相比,我相信还要高出15%。至于内地的股市,我觉得投资者最重要的是,量力而为,要买PE不太高的、赚钱能力强、有能力提高派息水平的公司。

  《21世纪》:美国次按问题造成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对香港有什么影响?

  李嘉诚:过去10年,美国的GDP每年有3%的增长,今年可能降到2.9%,第二季度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美国平均购买力占GDP大概70%,如果当地消费下跌一至两成,对当地经济会构成一定影响, 所以美国的问题影响是很大的,因为一定会影响美国人的购买能力。但对于香港,目前香港对美国的直接出口比重很低,所以应该对经济影响不大。

  《21世纪》:你怎么看待内地宏调对楼市和股市的影响?

  李嘉诚:现在内地的宏观调控,今年来看,对股市也好,楼市也好,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长远来看是好的,对经济健康都有利。

  《21世纪》:现在香港有些发展商降价卖房,你是否看淡香港楼市升势?

  李嘉诚: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旗下的楼盘“首都”,一天内卖掉2000多套,超过100亿港元,即便几次加价,也都能卖完,证明购买力不俗。

  现在香港是负利率,有利于楼价。美国的楼价有回落,但美国的楼市情况跟香港完全不同,一方面,香港政府是最大的业主,政府拿地出来勾地,如果地供应平衡,楼价难以下跌,而且从供求关系来看,香港的需求不少。

  我们的货尾也都卖完了。另外,发展商将货尾减价销售属于正常现象,因为货尾位置一般比较差。

  长和控制权不会注入基金

  《21世纪》:很多投资者都很关心集团管理层的稳定性,你与两个儿子的感情如何?

  李嘉诚:两个都是我儿子,感情很好,当然矛盾有,批评也有,但都是在所难免。

  对我自己来说,没想过退休,但如果有一日我退休的话,我会全力打理我的基金,全职的,不会偷懒,当然如果做得到的话。但是,长实的控制权不会注入到这个基金当中。

  《21世纪》:你曾经说过要把海外业务慢慢交给二儿子李泽楷打理,现在怎么样?

  李泽楷:个人来说,我海外是有投资的,但不需要跟公众交代的。

  《21世纪》:今年的慈善捐款哪里会多点?国内和香港,还是海外?今年的捐助计划怎样?

  李嘉诚:我有一个原则,每一年捐的钱应该80%以上要用在香港和内地,其它地方不应该超过20%。

  不算公司捐助在内,我个人已经捐过了88亿港元,大部分是在内地和香港,但是很多都没有公布,我在内地捐助的建筑,没有一个用我的名字命名的,连对汕头大学的捐款也都没有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我捐钱,估计我在内地的捐助对外公布的不超过1/4。

  今年的话,有空就会主动去想怎么捐钱,未来捐款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因为基金会的资金有回报,有资源继续捐款。

  无计划售资产

  《21世纪》:去年集团业绩这么好,部分原因是出售和电国际印度流动电讯业务取得的特殊收益358.2亿港元,今年是否会继续卖资产以保持盈利增长?

  李嘉诚:我不能说绝对不会,我只能告诉你,现在我没有这个计划。

  当然,如果有人给很好的条件,也不是绝对不可能,我要看哪里有好的项目、好价格、好公司、好股东,才能作决定,但我不能预测未来怎样,因为法律不允许。我现在很有信心能把我们的业务做得好,未来如果对股东有利,我们也会视情况而定。

  《21世纪》:传闻你有对Facebook进行股权投资?

  李嘉诚:有的。我以个人名义对Facebook的投资超过1亿美元,因为Facebook业务做得好,有高速增长,而且日后在和黄的手机网络中可以使用Facebook的服务,至于今后会否增持,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21世纪》:目前香港货柜码头是不是面临内地压力?

  李嘉诚:码头来看,因为出口很多都是在内地,原材料和工厂也都设在内地,货运肯定是内地方便。我保守估计,四年后,香港可能连第三的地位都难保。

  现在上海、新加坡、深圳,都很方便,深圳现在的运量为2000万标准箱,香港是2400万箱,按照深圳的增速,很快就可以超过香港。

  很多人希望港珠澳大桥修好之后,香港可以多点货过来,但往来香港的费用、过大桥的费用,都很高,为什么要来香港呢?所以,我对现在的生意已经很满意。

Thursday, March 27, 2008

下半年美元贬值将见底

发表日期: 2008-03-27 07:56:5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张泰欣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今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本轮美元贬值不会引发系统性美元危机,美元贬值见底时机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

  报告分析,2007年7月至2008年2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幅度为5.77%,近一个季度和一个月贬值幅度分别为0.5%和0.87%。美元贬值正通过其他渠道对中国的金融生态造成影响:美元贬值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结构优化;美元贬值可能冲抵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美元贬值不利于中国资产价格的理性形成。预计未来美元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较小并且急速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结合美元均衡汇率并分析近来美元汇率的动荡状况,现在美元贬值尚不足以构成美元危机,且短期内美元危机出现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报告认为,美元贬值见底可能时机出现在今年第三季度的概率约为40%,出现在第四季度的概率约为30%。考虑到次贷危机的趋势反转、欧美经济增长对比及欧美货币政策方向趋势的反转,这些因素将促使美元反弹长期持续,美元贬值很可能将由此见底。

Wednesday, March 26, 2008

机构观点:有支撑不代表见底 (zt)

发表日期: 2008-03-26 07:39:34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 杨晶,张雪

  大盘连续三天守住了上周3516.33点的调整低位,周二,做多力量还将双双大幅跳空低开的沪深股指推高翻红,记者再就“大盘何处寻底”采访了券商策略分析师,多数分析师谨慎认为,大盘目前有支撑但并不代表是“底”,资金面压力还猛如虎。

  外围提振+估值支撑

  港股昨日大涨的不俗表现,被业内人士视为提振昨日午后A股弹升的最大“强心针”。同时上证指数在3500点附近的估值水平相对合理,也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支撑。上海证券策略分析师屠骏表示,A、H股的溢价率近期“创出新低”,短期支持A股形成阶段性的反弹。但有支撑并不代表就是“底”。屠骏表示,虽然市场短期下跌空间已经较为有限,但目前A股2008年20倍动态市盈率在新兴市场中也依然不算便宜。东方证券分析师张扬说,只能说目前的估值已经“不贵”,有一定的投资机会,但还不好判断是否到底了。海通证券[行情、资料、新闻、论坛]分析师张冬云认为,海外市场的表现也将对短线股指是否反弹有影响。

  小非减持增添忧虑

  在记者采访中,多位分析师表示目前二级市场资金面压力严峻。尤其是小非减持的坚决态度,让多位分析师心存忧虑。

  国金证券[行情、资料、新闻、论坛]策略分析师陈东表示,“大小非解禁对市场的影响似乎比预期的要大,尤其是小非减持的态度十分坚决。”长江证券[行情、资料、新闻、论坛]钟华也认为,由宏观调控的压力、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等引发的市场预期已经发生了变化,当这种市场趋势定调为调整后,坐拥低成本的小非便会毅然斩仓,尤其是权重股的大小非解禁将使市场资金面压力更加绷紧,这是目前市场最大的利空。

  陈东认为,估值较低的蓝筹股很可能成为新增资金入场首选。不过,目前新增资金的力量还较羸弱。

Friday, March 21, 2008

完美的抄底


周三推荐三个股票,
周四表现如下:

南方航空 涨 +10%
顺鑫农业 涨 +10%
海泰发展 涨 +6.7%

Thursday, March 20, 2008

昨天推荐的 南方航空涨 +10%

[牛!巨大的牛] 顺鑫农业(000860)16.14,涨+7.5%,昨天推荐

海泰发展(600082)13.52,涨+3.32%,昨天推荐

严重超跌后报复性反弹,大盘的压力仍然存在

Tuesday, March 18, 2008

3500-3600点一线或有支撑

3500-3600点一线或有支撑
• 同花顺TopView(赢富)T+1白金版,现有超级优惠!
发表日期: 2008-03-18 07:54:15  来源: 华泰证券  作者: 唐潇武

  本周一受到美国股市上周五大跌心理作用,上证指数延续暴跌走势,指数探低到3800点附近。我们认为市场有自身规律,从技术分析角度看,跌破4300点后的强支撑位在3500-3600点一线。

  自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世界经济以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作为导火索出现明显下滑,各国股市大动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已经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A股。进入2008年,中国经济跟随全球经济一同出现回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受到国际外贸出口疲软影响,1-2月份我国进出口外贸顺差增长率同比甚至出现29%的负增长;1-2月累计全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为15.4%,为近二年来最低数值;还有经过CPI修正后的真实社会零售品总额增长是11.4%,也出现调整态势;而1-2月累计居民消费物价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却创出7.9%和6.4%新高。

  除了宏观经济减速的影响改变预期外,过高的股票估值水平也是下跌的原因。虽然市场从最高的50-60倍市盈率回到当前不到30倍市盈率,但是相对国际标准和绝对投资价值仍有压力。

  当前投资者普遍关心市场还有多大回落空间,我们分析认为,上证指数应当在3600点附近获得较强支撑,理由是2007年6月和7月指数分别在3400和3600点两次探底,依据江恩法则,历史的双底形态是当前股市的下跌极限。当前上海市场日成交量萎缩到500-600亿左右,市场换手率也达到历史很低的水平,由于大量筹码被套牢,投资者普遍抱有拒绝割肉等待场外资金入场的心态。从时间周期看,从2007年10月最高点开始大盘已经调整达到5个月之久,历史上最多调整半年就会出现明显反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股市继续大幅下跌的动能明显不足,一旦出现外部利好因素刺激,大盘将展开一轮高度不错的反弹。依据历史经验,领先下跌的股票往往领先反弹,如调整市道中持续下跌的有色金属、钢铁、地产、银行可能最先企稳。

Saturday, March 15, 2008

上证综指一周连续跌破四关 超跌孕育反弹机会

上证综指一周连续跌破四关 超跌孕育反弹机会
发表日期: 2008-03-15 09:16:15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 潘圣韬  

昨日大盘止跌企稳,也为本周来连续的破位杀跌暂时画上休止符。个股板块几乎无一幸免遭到大幅调整,不过后半周部分大盘股的轮番护盘带给市场些许安慰,一些前期热点板块个股也有重新活跃的迹象。  

大盘接近两周的横盘整理带来了本周更为凶猛的下跌,上证综指一周内连破四道整数关口。周一沪指在CPI预期创新高的利空下低开低走收出长阴线,在连续突破4300和4200点两道关口的同时也刷新了调整以来的新低;经过周二的小幅反弹,周三沪指一度在美股大涨的提振下大幅高开,然而大盘的积弱难返也使得指数的上拉极其艰难,此后沪指冲高回落,自高点下跌超过200点,同时将4100点击穿。周四大盘直接跳空低开并随即将4000点顺势击破,此后虽有反抗但仍收于4000点下方;连续大跌的势头在周五有所遏制,沪指在银行股的领跌下一度下穿3900点,此后中石油扛起护盘大旗,带动股指顽强收复3900点。  

截至周五收盘,上证综指报3962.67点,周跌幅7.86%;深证成指报13817.65点,周跌幅11.20%;沪深300指数报4157.87点,周跌幅10.04%。其中深成指与沪深300指数均创下去年调整以来的最大周跌幅。  

从板块表现看,各个板块跌幅整体较为平均,几乎无一例外经历大幅调整。据Wind数据显示,申万行业分类中,除了采掘业微幅下跌外,其余各行业跌幅均在5%以上。其中交通运输、交运设备、化工三个板块调整幅度最大,周跌幅都在超过12%。有色金属、房地产等权重板块也处于跌幅榜前列。此外,一些前期热点板块,如农林牧渔、化工、医药生物,也均有超过8%的降幅。  

本周后两日部分权重股的轮番启动对指数的暂时企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避免了市场恐慌性情绪的进一步蔓延。周四以中国联通为代表的3G、通信板块尾盘发力上拉,其中中国联通一度逼近涨停,给市场带来短暂提振。周五大盘一度击穿3900点,市场进入恐慌时又是中国石油挺身而出,带动部分权重股强势反弹,从而将颓势暂时扭转。以中石油为代表的权重股轮番护盘现象似乎在给疲弱的市场注入一些积极的信号,同时周五两市成交已缩至前期地量附近。部分观点认为,股指连续的下跌以及成交量的萎缩也意味着反弹的即将到来。  

此外,连续的调整也使市场估值逐渐走向合理。部分机构认为,沪深300的平均市盈率已经降至22至23倍之间。大盘又严重超跌,反弹需求强烈。此时游资与机构极可能团结一心,造就反弹行情出现。如果政策面配合,外围市场走稳的话,下周市场在探底后可能会出现一轮反弹行情,但考虑到目前的弱势背景,力度与延续性可能较差。

Wednesday, March 12, 2008

底部在何方?

发表日期: 2008-03-12 17:11:2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上周五刚刚宣布了2000亿美元的注资计划,美联储当地时间周二突然宣布,联合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士央行再斥2000亿美元注资信贷市场,以收购银行手中包括次贷证券在内的一系列债券。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利好消息,连日陷入颓势的欧美股市昨天闻讯大涨。沪深两市也受到欧美股市的刺激而大幅度的高开,然而在宏观调控和加息预期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市场依然维持整体弱势格局,在高开后之后连接着一波又一波的下跌,盘中根本没有一次像样的反弹,或许今日的高开将成机构出逃的一个好机会。

  美国股市的大涨成就了沪深两市股指高开的理由,在调整世道当中就是这样,市场对利空的消息特别敏感而对利好消息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从成交量上就能看出来,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现在是否已经进入熊市,但是弱势特征明显是确定无疑的,市场除非有明确具体的利好措施,比如降低印花税,停止大比例再融资等,机构才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带领大盘和个股翻身向上,否则仍会继续的慢慢磨,继续寻找所谓的底部,等大家都忍受不住了,好了,行情就展开了,股市涨涨跌跌是正常的市场表现,只有心理素质好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两市至今的反弹都没有有效的突破10日均线,而成交额仍处于萎缩状态,反映出市场情绪谨慎,观望态度仍然浓厚,而多方在多次反弹无望的影响下也有部分多转空的迹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盘反弹的空间,同时也延长了市场弱势震荡筑底的时间。预计短期内股指将延续震荡走低的走势,但下跌空间有限。那么应如何判断底部或者说是反弹位置呢?排除宏观政策面的救市消息外,历次大跌之后的上涨都能从成交量看出来,因此后市成交量能否有效放大则是最关键因素,在没有有效放大之前操作性较差,应以规避风险为主,尽量减少操作。

Monday, March 10, 2008

政協委員:中國的房價趕上美國了

政協委員:中國的房價趕上美國了
2008-03-07 05:16:02
轉寄給朋友
列印

  “這兩年房價漲得已經喪失理性”,李崇富委員在3月6日全國政協社會科學界小組討論上如上所說。

  李崇富委員給我們算了筆賬,北京四環內外,新樓盤沒有1.6萬元以下的,二手房也得1.3萬元左右,買一套80平米的房,最少要一百多萬。按照“陽光工資”計算,一個科級幹部也要用25年工資來還。美國去年年底房價均價是21.9萬美元一套(合人民幣140余萬元),美國人均生產總值是4萬美元,我們國家不到3千美元,而我們的房價跟美國差不多了。

  

Friday, March 07, 2008

这次反弹 should be over now.

今天 once reached 4341.29, 这次反弹 of 2 days should be over now.

On Mar 6, 12:50 am, "Blue Blue" wrote:
> 4435 可能是今天这次反弹目标, 俺不想去做,以免被套。

上周推荐的"建丰化工"又创下了新高,pass 23 now!

Thursday, March 06, 2008

警惕:4000点泡沫>6000点泡沫!

警惕:4000点泡沫>6000点泡沫!



加入日期:2008-3-6 12:49:02 [万隆投资作战计划]

  股价是股市最重要的信号。股价的严重失真,不但会扭曲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而且更会误导股市投资者,加大市场投机炒作的氛围。

  目前,市场股价失真,主要表现为前期疯牛的股价普遍严重高估的延续,至今为止,股市泡沫并未真正化解。

  截止今天上午收盘,沪深A股6元以下股票,仅剩最后两只,而且中国银行沦为了最不值钱的股票!也就是说,全部垃圾股的价格均是远高于中国银行的。究竟是中国银行的股价低估了?还是垃圾股的价格普遍严重高估了?

  笔者认为,并非中国银行的股价低估了,因为中国银行在香港的H股价格,今天上午11点时的股价仅为3.24港元。也就是说,目前中国银行A股股价(5.66元)是中国银行H股股价的1.75倍!这说明并非中国银行股价低估,而是全部垃圾股全面高估了!

  前几日,笔者撰文表明:中国目前的所谓“熊市”不过是主要大权重股跌出的“伪熊市”,因为4000点时的股价分布水平,竟然远高于6000点时的股价结构。或者说,中国股市整体泡沫不仅依然严重,而且目前的股市泡沫仍正在加强!

  笔者判断,截止目前,大盘深幅下跌的主要动力,基本上是来自指数“权重股”的深幅下调,而真正的市场泡沫却并未有效化解!不信?你瞧!

  2008年3月6日上午,上证综指收于4390点。然而,今天沪深A股股价水平整体分布,却远高于去年处于6000点顶峰时的股价分布水平!

  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创下6124点的历史最高记录。这里,我们截取2007年10月19日收盘时沪深A股股价分布结构来进行比较:

  4000点泡沫远大于6000点泡沫!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从表中数据比较不难发现:上证综指虽然已从6000点之上跌到了现在的4000点附近,似乎股指已跌去了不少!然而,大家仔细观察后便会发现,除某些大权重股有一定回调外,其他大多数股票的股价并未实质性地下调,相反,还出现了整体股价重心上移。比方,虽然50元以上的股票从6000点时的82只减少为现在的71只,但20——50元区间的股票却从344只增至430只!10——20元区间的股票也从585只增至678只!相反,10元以下的股票却从360只减少至目前的244只!6元以下更是仅剩两只孤零零的股票!这些活生生的数据充分地证明了“目前4000点位的股市泡沫要远大于6000点时的股市泡沫”!(

Tuesday, March 04, 2008

次贷危机又一波:市政债券陷泥潭

次贷危机又一波:市政债券陷泥潭
• 查看您的股票,是否有机构在里面?    • 当前抄底反弹哪些股最好?    
发表日期: 2008-03-04 10:15:20  来源:   作者: 王蔚祺

  信贷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终于传递到了美国市政债券市场。近期这一市场的收益率急剧攀升,而且潜在的大量供给也将进一步打压市场,市政债券俨然成为次贷危机的新维度。

  美国大型债券保险商因涉足次级债的承保业务而损失惨重,并面临被评级机构摘去最高信用评级的危险,因此殃及池鱼,这些债券保险商承保的市政债券的评级也可能跟着下调。

  投资者纷纷避开此类债券,推动了2月份美国市政债券的收益率走高。市政债券市场的数据显示,30年期的AAA定息市政债券的收益率在2月28日提高到4.89%,创2004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而美国地方政府可能给市政债券市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下跌雪上加霜,他们可能将最多价值1660亿美元的标售式利率证券替换成其他免税债券。标售式利率证券主要由市政与助学贷款提供者发行,是一种长期债券,银行每隔7天、28天或者35天对利率进行重新设定。如果没有足够的购买者,就可能出现流标。

  美林证券汇编的指数显示,美国市政债券市场已经在上个月下跌了4.9%,而此举将使情况继续恶化。

  随着次贷危机扩散,近期标售式债券市场动荡不安,根据美国银行和彭博的数据,从2月13日以来至少有60%的投标都发生流标。而穆迪投资者服务表示,从1984年~2007年,流标的案例总数还不足50起。

  大量流标导致地方政府、大学和封闭式基金支付的债券利息飙升,最高升至20%。而那些在次级债危机中蒙受巨额损失的经手银行,也不愿意再吸收那些没有出售的债券。但是这样一来,原本打算出售这些债券的持有人就不得不继续持有。

  美国加州、波士顿等地最大的医院,以及电力公司杜克能源纷纷将它们的债券转换成其他免税债券。潜在的供给相当于去年市政债券销售额的40%。“这是供给的‘海啸’。”Capital Markets Management LLC的负责人Robert Fuller表示。

  通常地方和州政府发行的债券收益率比国债略低,这是因为市政债券的收益可以免税。但是近期这种情况却发生急剧逆转。10年期市政债券和同期的国债利差从-22激升近77个基点至49,而这种激升反映出了对冲基金的清算策略,而对冲基金的举动也累及个人投资者。

  同时收益率的提高将明显影响到政府支出和投资,因此市政债券市场疲软,将影响到更加广泛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表现。

Monday, March 03, 2008

渣打:今年中國央行可能加息4次_財經_鳳凰網

渣打:今年中國央行可能加息4次_財經_鳳凰網
2008-03-02 17:39:56 轉寄給朋友
列印




  渣打銀行的最新研究預測,今年中國央行將有4次加息的可能,以每次27個基點的幅度,4次提高存款基准利率,以使實際存款利率為正。

  該報告稱,中國央行很可能會在短期內保持利率不變,但隨著通脹壓力的持續,最終仍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存款基准利率。此外,央行將通過提高存款准備金率降低對衝成本,預計到今年年底存款准備金率將至少達到18%。

  報告指出,當前美聯儲減息幅度較大,中國央行將存款利率提高得越多,對外匯流入國內的吸引力就越明顯。而且,如果央行提高基准存款利率,一般情況下也不得不提高1年期央票利率,央行的對衝成本將進一步增加。

  報告同時認為,中國的通脹形勢不容忽視,而且會更加嚴峻,尤其食品價格上漲將持續較長時間。盡管人民幣升值是解決中長期內通脹壓力的得當政策,但燃料、商品、食品價格上漲的局面表明,單憑人民幣升值,還不足以在未來半年內阻擋通脹壓力,因此加息在所難免。

经济衰退导致美元跌势加剧 主导位置是否终结 (ZT)

发表日期: 2008-03-01 09:25:54  来源: 世华财讯 

  由于对美国经济可能衰退的担忧,美元汇率正在加速下跌,这一局面不仅对美国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巴西糖商、海湾国家央行官员及其他方方面面也面临着难题。

  周四,美元兑欧元在长达六年的下滑后创下新低,在这六年间,美元兑欧元已下跌40%以上,美元兑一篮子货币跌幅也超过了20%。纽约汇市尾盘,1欧元兑1.52美元左右,而两天前欧元刚刚冲破1.50美元大关。

  推动美元下跌的最新因素是:过去三天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房市混乱加剧,而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为五年来最低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周四在国会作证时强调经济前景黯淡,并指出弱势美元是一个难得的亮点,它有助于出口和增加工作机会、缓解贸易逆差。贝南克此言给美元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一些极力贬低美元的人认为,美元面临最终失去全球主导货币地位的危险。持类似观点的人正越来越多。著名商品投资家、曾是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合作伙伴的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的看法尤为悲观,他在最近一次采访中说:“美元是一种有严重缺陷的货币,已经时日无多了。”他表示,美国的巨额外债是最大的原因。

  然而,虽然美元前景看淡,但世界还没有作好抛弃美元的准备,这就像微软(Microsoft)饱受诟病的Windows操作系统,现在它依然是大多数电脑用户不可或缺的东西,而美元也依然是金融界的硬通货,是从食糖、小麦到石油等等一切商品交换的媒介。

  动摇美元的地位就需要对全球金融体系来一番重建,但似乎没有哪一方为此做好了准备。美元继续下跌并非确定无疑的事。但如果真是那样,全世界所有的公司和决策者都将因他们多年来对美元的依赖而面临诸多问题。

  美元走软加剧了商品价格的上行压力,大多数商品都以美元结算。当前商品价格猛涨的原因之一是,对于持有其他货币的买家而言,商品价格变得便宜了,由此推高了需求。下跌的美元也意味着许多国家的央行储备都在贬值,这个难题可不是那么容易解决。

  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数据,在全球每天价值3.2万亿美元的货币交易中,有86%涉及美元,通常它是作为另外两种货币交易的媒介。虽然这一比例较2001年的90%有所下降,但目前尚无别的货币能够替代。

  担心大量抛售

  虽然人们普遍担心美元会被大量抛售,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全球央行的外汇储备有三分之二是以美元资产的形式存在。以欧元计价的比例约为25%,较1999年欧元诞生之时的18%有所增加,但较1995年各种欧洲货币合计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由于美国是许多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减少储备美元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在贸易方面,美元的地位也根深蒂固。企业以通用货币交易能降低交易成本。举例来说,根据欧洲央行的最新研究数据,印度尼西亚、泰国和巴基斯坦80%以上的出口都以美元结算,虽然这三国对美出口额占它们出口总额的比例还不到25%。

  对于严重依赖石油等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这一比例还要更高。阿尔及利亚几乎100%的出口都是以美元结算,虽然只有27%的出口产品流向美国。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首席市场策略师约瑟夫•昆兰(Joseph Quinlan)说:“目前的全球金融体系还没有能力用其他货币取代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这一需求也支撑着美元的价值,而美元地位的削弱可能会加剧其下跌。

  对美国而言,拥有一个汇率不断下滑的主导货币有利有弊。由于美国可以在世界任何国家以其本币借贷资金,它不会遭遇韩国和印尼等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困境。当时,这些国家以美元等货币借债,而随着它们本币对美元崩盘,以本币计算的负债急剧膨胀,迫使许多公司破产倒闭。

  弱势美元令美国产品在海外价格降低,有助于扩大美国的出口,从而减少贸易逆差。因此,美国财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虽然理论上支持强势美元,但并不反对其逐渐下滑的走势。过去四年中,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额年均增长8%,高于20世纪90年代的7%--如果这种势头继续下去,美国的年出口额将增加170多亿美元。

  走软的美元也加剧了进口商品的价格压力,这一因素令Fed的反通胀任务更为复杂。但外国出口商通常会选择保持商品的美元价格稳定,不会提价以免影响销售额,这等于分摊了美元下滑带来的通胀压力。

  上个月在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上,索罗斯指出,信贷危机可能损害美元在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基于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长达60年的信贷扩张即将终结。”

  美元动乱

  长期以来都看跌美元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处在了这场美元动乱的中心。CNBC近日援引巴菲特的话说,美元注定将“一文不值”,过后他很快致电这家新闻媒体,要求对这一报导进行更正:事实上他是说美元将“贬值”。

  接下来便是交易员罗杰斯这样的看跌者,他最近宣称,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日子已屈指可数。回溯历史便可以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对一个围绕美元建立的全球金融体系进行重建需要花费数年时间,而且还会引发经济形势的巨变。

  美国在二十世纪初叶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而此时英镑仍然占据着各国央行外汇储备的近三分之二。直到欧洲遭受二战炮火的摧残后,美元才逐渐成为主导货币。但即便那时,有些商品仍以英镑进行交易:伦敦糖市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才放弃英镑,转而将美元作为商品合约交易的主导货币。

  如今,全球糖出口中约有四成来自巴西,虽然由于美国对海外制造商的关税使得这些糖几乎无一运往美国,但巴西的糖交易却依然以美元结算,这正是遵循了全球商品市场的报价方式。

  Grupo Sao Martinho是一家从事糖产品贸易的巴西公司,其投资者关系主管费利浦•维奇阿托(Felipe Vicchiato)说,我向客户卖东西时,他们想用美元付款。除了美元,我们别无选择。他还说,公司不会考虑改换别的币种。

  维奇阿托介绍说,美元走软正在侵蚀公司的利润。进货时他们以当地货币雷亚尔计价,而发往海外时客户向他们支付的货款却是用美元结算。他谈到,美元兑雷亚尔汇率在去年下跌近17%。

  为了抵消美元贬值对公司利润造成的影响,维奇阿托的公司用期货来套期保值。随着生产商开始对美元下跌作出反应,糖期货价格今年以来已上涨30%。“糖价必须上涨,这样才能弥补美元疲软造成的损失,”维奇阿托说。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证券及衍生品交易所准备在3月份推出新的国际棕榈油期货合约交易。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棕榈油贸易大国,二者合计占到了全球棕榈油产量的87%。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国,而美国在全球棕榈油进口总量中只占不到3%,这一比例尚不及孟加拉和埃及。

  不过上述新合约将以美元计价。马来西亚证交所负责全球市场的业务主管拉比•辛•巴特(Raghbir Singh Bhart)表示,我们曾经考虑过欧元,但老实说我们很快就放弃了,因为美元虽然受到冲击,但变化却不大,美元在全球贸易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美国的一些地缘政治对手正试图摆脱美元,自立门户。

  俄罗斯正在创建一个商品交易所,届时包括石油及其他产品在内的期货合约将以卢比计价。极有可能出任俄罗斯下任总统的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2月份曾谈到,世界经济动荡不安,人们正重新审视外汇储备中重要币种的角色,我们必须利用这一机会。

  据伊朗官方新闻机构的一则报导,伊朗驻俄大使对上述计划予以了称赞。该报导称俄罗斯的这一举措将帮助世界摆脱“美元的奴役”。

  其他一些动摇美元核心地位的企图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早在2000年9月,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Saddam Hussein)突然宣布本国出口的石油将拒绝美元付款,此举一时间激起一片骚动。但是当这位铁腕总统在2003年被捕时,被发现随身携带着75万美元,而且全是百元大钞。

  伊朗本身便是已有33年历史的亚洲清算联盟(Asian Clearing Union, 简称ACU)的总部所在地,这个组织为八个国家的跨国交易提供清算服务,成员包括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你要问他们使用哪种结算货币?也是美元。

  孟加拉国央行官员穆罕默德•贝拉耶•侯塞因(Mohamad Belayet Hossain)表示,虽然ACU正在考虑是否要增加欧元作为结算货币,但美元仍将是主要结算货币。侯塞因本人参与了ACU调整结算货币的研究。

  表达关切

  去年11月,伊朗外长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简称:欧佩克)的一次会议上要求该组织公开对美元贬值表达关注。但媒体记者无意中收听到了这次闭门会议的30分钟谈话内容。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Saud al-Faisal)就伊朗的提议表示,这是一个“敏感问题”,可能会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

  虽然此项提议因沙特的反对而搁置,但却引发了外界对欧佩克可能会寻找其他货币来代替美元报价的猜测。不过石油业的专家认为,此类调整难以实现。国际石油价格是以三种石油为基础,它们分别是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布伦特原油和迪拜原油。而这三大基准石油都是以美元计价。

  牛津能源研究所(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原主任罗伯特•马布罗(Robert Mabro)称,要想采用别的货币,就必须改变整个定价系统,而如今还没有人为此做好准备。原因之一便是美元有可能重拾升势,而选出来的替代货币也有可能会贬值。

  储备货币

  美元在许多国家的央行外汇储备中依然牢牢占据着主导位置。据IMF的数据,美元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于2002年初达到72%的峰值,尽管在当年和次年累计回落了6个百分点,但此后一直相对稳定。截至去年9月,这个比例为64%。

  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员布拉德•希泽尔(Brad Setser)表示,没有太多迹象显示有大规模坚持美元的动作。欧元只是欧洲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并未在全球普及。

  IMF的数据并不包括中国和几个海湾国家在内。这些国家的货币紧盯美元,并屯积了大量美元以便于管理本币汇率。故而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所占比重实际上应该更高。

  想要改变现状的央行会面临两难局面。因为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对美出口规模是如此庞大,美元源源不断的流入这些国家的央行,除非美国的贸易逆差锐减,否则这种状况就无法改变。

  央行抛售美元储备会削弱美元的价值,也会损害到本国的贸易竞争力,并导致手头剩下的美元储备贬值。如果将美元继续握在手中,则只会使美元这种失去吸引力的资产不断积聚。

  香港经济学家谢国忠(Andy Xie)表示,在亚洲,还没有其他货币能取代美元的结算货币地位。即便人民币最终在亚洲取代美元(我们在有生之年或许能看到这一天),但这个过程至少要花上30至40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