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错再错,步步都错 -- 新疆问题的教训.zt 来源: 37.5C 于 09-09-04 18:49:55
zt
《六错论 --- 兼论颠覆新疆》
引言
这次的新疆问题,本来借助国际反恐机会,应当一举铲除。
但硬生生的给“一小撮”无能的和“别有用心的人”,
眼睁睁地把“恐怖事件”搞成了“政治事件”,“民族事件”,和“分裂事件”。
而且本末倒置,因果颠倒,一错再错,步步都错。
顺着人给的竹竿往上爬了一节又一节。
让人成功的通过血腥恐怖达到了制造混乱,恐慌汉人,捆绑政府,
大踏步地实施着颠覆新疆的工程。
一错
7.5维吾尔人发难新疆,肇因于党国多年来对新疆问题情况不明,认识不清,工作不周
,判断不准,过份的相信和依赖了王大人和新疆的一些少数维族干部。
对此,委实勿须多言,
只说韶关事件后,部分维族离粤返疆,鼓动宣传,呼唤起事,新疆竟然“这里黎
明静悄悄”。
这还不算,更有甚者,7.5前夕,大批恐怖分子起脚南疆,北上乌市,日
夜兼程,鞍马劳顿,新疆居然“这边风景独好”。
如果说,这些都算王大人及王大人的手下一时失乎算是猴打了顿的话,
那么,7.5当天,乌鲁木齐的血腥从白天持续到夜晚的十多个小时,
棍棒血腥和利刃割喉,
200具倒在大街小巷的冰冷尸体以及2000多躺在地上而大声哀嚎的生命,
都没能让党国机器打起一点精神的话,就实在有点讲不过去了。
二错
7.5血腥后,美英等西方大国起初都没表态,只有俄罗斯率先表态支持中国。
本来国际形势对党国极为有利。
如果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坚定,毫不含糊的定性为“穆斯林恐怖事件”,
然后果断有力的举起反恐大棋,搜索恐怖分子,整萧新疆秩序,
并且“策略性”的寻求国际合作,估计全世界没人敢说三道四。
然而,这一好端端的悲惨而又无奈的机会大旗,
硬是给下成了
沿着恐怖分子摆好的口袋让你钻的“民族政治”臭棋。
通过制造血腥, 调拨民族矛盾,
而最后以恐慌汉人而威逼汉人离开新疆,
最终到达独立新疆的目的.
无疑才是这场战争的核心。
就这再明显不过的事,
可一堆没见过血是什么颜色的政治领袖们让人跌破眼镜地、
傻乎乎地,有意无意地跳进了恐怖分子的口袋。
结果,没过一周,国际舆论迅即转向。
新疆,反倒成了中国政府和汉族人欺压少数民族,
而逼迫维吾尔族人揭竿要生存,要吃饭的民族独立事件,成功博得了举世同情。
三错
不拉高分贝,准确定性,高调反恐本来已经错失战机。
但令人跌破眼镜的是接下来的,
一错再错后的错了还错。
7.5过后没两天,本来路边的血迹还没搽干,
却让人百思不解,莫名其妙的搞了个“外国记者新疆秀”。
结果,不远万里千载难逢到达的记者们,
却几乎是在下飞机的同时就被好象是安排好了的英雄维族老大妈,
一身阻挡军警装甲的精神所感染。
让维吾尔人的精神气概象大班城的姑娘一样,呼啦一下子弘扬了世界。
这时的政客们,才一下子干瞪起了眼,
又傻不拉的地把新疆的电话电脑啥的给捏死了。
这下好了,自己不说,也不让自己人说,可恐怖分子却到处乱说,四处猛说。
实在不得要领,而黔驴技穷的时候,
不知道谁出了个馊主意,把不停口因此攻击中国新疆问
题的土耳其总理的特别代表请到新疆,
进一步让人视察给人汇报工作。
可是,人来了好象不大买帐,
最后又演了一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让全世界偷揶的机场搜身闹剧。
四错
被血洗后又反复蹂躏和戏弄的党国政府,这时好象既没主意也没了脾气,
接下来便昏招连连。
稀里糊涂的研究出了个什么在维吾尔人制造恐怖杀人后,
加倍安抚维吾尔人的绥靖政策。
那就是,把抓的一些恐怖分子在没有象美国审查恐怖分子那样认真审讯后给放了;
及时宣布了一笔数额巨大的对于维吾尔人的教育资金援助计划;
伟大领袖胡主席千里迢迢去和维吾尔老大妈“亚克喜了一场”。却故意"忘记"探望受害者家属.
这样,广播、电视、报纸、网路
都在猛唱歌舞升平、新疆和谐和中国大同,
利用国家器具把刀光剑影,血腥恐怖,你死我活的新疆形势,
给扭曲和掩盖成了一片盛世。
一场更大和更深刻的灾难性错误被孕育成长。
五错
胡主席前脚刚回到北京,中宣部给各路评论员的指示估计还在迅速领会中。
河蟹新疆,盛世乌鲁木齐的凯歌刚刚奏响,
结果新一轮的花样翻新和另人称奇的新恐怖主义浪潮就无情的迎面打来。
几乎就在一夜之间,人男女老少齐动员,四处扎针人胆寒。
硬生生的把好不容易迎来的民族团结的空前局面给扎了个麻风眼。
新疆汉人无奈之下不得不走上街头,
呼喊着令人撕心裂肺的“要生存,要稳定,要平等”的酸甜苦辣大游行。
六错
遗憾的是,政府看样子还没清醒。
在汉人被逼上街头的时候,不是引导流血流泪的汉人释放愤怒和悲哀,
而是本末倒置,镇压汉人,把自己人当敌人,反过来为敌人张目。
让制造恐怖的人猛扎汉人肉,笑饮汉人血。
眼睁睁地看著傻到家的政府成功的成为分裂中国,颠覆新疆的帮凶。
服了,实在不敢想象,不敢期望。
结语
新疆问题不比西藏问题,不象台湾问题。是个交织着民族和种族的问题。靠拖不行,靠哄不行,靠绥靖也不行。
事实上,解决新疆问题的出路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手就是猛烈的果断的毫不动摇地向恐怖分子发起强大反击,彻底把恐怖分子搞怕。
另一手就是在强力推行计划生育的同时,要搞穷新疆,搞散新疆。也就是在加速肢解新
疆的同时,把维吾尔人分散到全国各地去,分而治之,异地同化。除此之外,你别无良
策。
否则,新疆被颠覆将是迟早的事,而新疆被颠覆,中国必不在也。到时,你不要怨天尤
人,要怪只能很后悔地怪自己了。
$$$$$$$$$$$$$$$$$$$$$$$$$$
封网、封锁消息迫使乌市民众走上街头
信源:恒均博客
新华网乌鲁木齐9月4日报道,不法分子针扎无辜群众引发乌鲁木齐部分市民2日、3日发生聚集游行,事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和北京高度重视,事态已经缓和……
这次参加游行的群众高达上万人,提出的要求又是如此的无辜和正当:惩治凶手!
在我的印象中,类似规模的游行很少有,并不是新闻没有报道。那么,针刺行凶的刑事案件,怎么会让那么多市民走上街头?这是我今天要分析的。
让我们先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新华网报道,“据新疆公安部门通报:新疆乌市连续发生的针扎案件,……截至9月3日已造成14人受伤住院、5人死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是乌鲁木齐“78226;5”事件的继续,是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策划制造的重大恶性犯罪事件,其罪恶用心是挑起民族对立,扰乱社会秩序,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
请大家注意,这则新闻是在9月2日和3日连续发生群众聚会游行后发布的,那么请大家搜索一下,我们会惊讶的发现,无论是任何报纸或者媒体,对乌鲁木齐发生的针扎事件只字未报。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么大的事,互联网上竟然也没有走漏任何风声。从新华网今天的报道中,我们不难推想,已经造成多达5人死亡、14人受伤的针扎时间,绝对不是在群众聚会前两三天发生的事,应该持续一段时间了。可是,问题就在于,一个省会城市发生如此重大事件,消息竟然完全被封锁了。从新闻中我们看到,竟然要等到民众走上街头,有关当局才“高度重视”。
有媒体采访我,我说,除了新华社的消息外,什么也没有看到,我能谈什么看法?他们说,他们也不知道任何消息,只是请我谈谈对市民上街游行以及新华社做了及时报道的看法。听到这里,我倏然心动,突然有点明白了。挂下电话后,我想方设法联系到新疆的两位朋友,只问了简单的几个问题,就恍然大悟了。
我现在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乌鲁木齐这种并不很大的城市里,如果发生了神秘针扎事件,并且死了五个人,我想问你,如果你是当地居民,如果你的亲人,你的老婆孩子住在这个城市里,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当然是恐慌,因为你不知道下一个针头是不是刺进你亲人的身体里----这也是新疆的朋友告诉我大家上街前几天弥漫在新疆市民中的情绪。
那么我再问大家,如果你恐慌了,你一定会上街游行吗?上街之前,你会怎么办?很简单,你想知道真相,你去查官方的报纸,你去看政府的新闻……如果你什么也看不到,你知道问题很严重,甚至怀疑是大阴谋,或者是政府无法控制的犯罪,所以才有人想隐瞒。但他们隐瞒不了,因为现在是信息时代,是互联网时代,你还有互联网,还有手机……
于是,你打开电脑,上网搜索,你给朋友发短信,询问情况----可问题就出在这里,新疆的媒体不但封锁了“针扎”消息,而且,新疆目前处于封网状态,手机也无法正常收发短信!
今年早些时候,我在回答媒体的提问时,提到这样一个概念,网络已经成为民众交换信息、表达意见的“广场”,正因为有了这个“广场”,民众才能够了解到官方渠道得不到的消息,才能够表达不满和各种意见。而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他们只有到城市中心----广场上去聚居在一起,才能够互相交换意见,以及表达不满和愤怒。
从这方面说,互联网成为揭露腐败官员的场所,成为北京直接了解民意、通过网民的意见监控地方官员的渠道,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民众表达意见和发泄不满的虚拟“广场”,有了这个“广场“,就大大降低了民众涌向现实中的广场的可能性。
所以,我认为,这次乌鲁木齐上万市民突然走上街头,涌向广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失去了互联网上的“广场”。他们原本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广场”了解信息,寻求真相。当他们对互联网上的真相感到惊恐的时候,他们就会像过去几年中国网民们所做的那样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发表意见和批评,提醒随时关注互联网民意的政府部门(包括警察部门和北京当局)采取行动……
大家想一下,过去两三年里,各地发生的很多危机,难道不就是这样通过互联网解决的?对于北京政府,很多这类事件看似很大,其实绝大多数是控制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空间里的,其实是有惊无险的,并没有发生所谓万人涌上街头游行的事件。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种千古不变的真理到了每一个最后被民意洪流淹没的统治者那里都变成了过时的格言。新疆的封网和关闭手机短信也可能有它的考量,再说相比于内地省市,新疆的网民比例相对少得多,按说封网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可是,一件并不是十分严重的刑事犯罪就造成了民众的恐慌,并迫使他们走上街头,实在给那些动不动就封锁消息,动不动就删文章、封网的人一些启示。
当然,实事求是的说,这次事件不光只有教训,其实也有经验。大家都注意到,在乌鲁木齐市民上街游行后,新华社第一时间发出了新闻稿,稿件中出现政府于市民对话的字眼。据我所知,这篇新闻稿在海内外都得到了较好的评价。这大概是近十年来,我第一次听到在发生了如此大的游行事件后,海内外民意变现得如此平和,而这一切,仅仅是由于一篇报道事实真相的新华社稿件。如果我们的地方政府不隐瞒真相,更多的允许新闻媒体报道事实,会不会效果反而更好一些?大家更加满意一些?
当然,我相信,对于如实报道事实的新闻稿最满意的还是乌鲁木齐的市民,那样,他们就不用到街头去打听消息了,更不用互相挟持着走向广场,在惊恐和不安中要求政府惩治凶手了。他们就可以坐在家里从新华社的稿件了解消息,掌握事态发展。当然,如果及时解除封网,就更好了。
放开媒体,允许如实报道事实真相,当然并不能改变乌市“针扎”的犯罪事实,但却一下子减缓了笼罩乌市的恐怖气氛,让上街游行的市民安静下来,让社会显得更加和谐……事实如此清楚,道理如此简单,为什么总有人闭目塞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