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BluelightChinaStock: September 2009

BluelightChinaStock

BluelightChinaStock是一个记载,关心中国大陆股市发展前景& 投资机会的BLOG. 本BLOG所有内容纯属个人意见,决不能用作你的投资建议. 欢迎交流投资心得和见解! -Blue

Friday, September 18, 2009

專家:中國應做好拔除被占島礁上軍事人員準備

2009-09-18 11:00:58



南海艦隊039級常規潛艇緊急上浮。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環球時報》發表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的文章稱,南中國海周圍諸國在南海諸島問題上的立場變得越來越清晰強硬,並日漸付諸實際措施,以強化其實際管治狀況。中國雖一再聲明對於南海諸島的主權,但並無太多行動性的反制表現。我認為,中國在南海諸島上的做法,當前應重點考慮在無人礁石上建立駐軍觀察點。

  提出這一建議的考慮如下:其一,中國應採取實際行動擴大在南海諸島尤其是南沙與西沙的話語能力,並將自己的實力轉化為實際而不極端的爭奪能力,目前最合適的做法就是在無人礁上較快建立可駐軍的水上平台。其二,從技術上來說,中國目前的海上平台建設能力可以支持進行海上島礁的水面平台建設,並應在建設時考慮戰爭需要,在技術與材料使用上進行高投入。其三,從投資能力來說,南海島礁涉及國際交通通道、海洋資源與能源資源的戰略控制,在中國目前財力資源尚屬充分的情況下加強長線投入,與建設航空母艦一樣具有重要意義。其四,把南海諸島現有的駐軍、護漁、海洋探測半徑進一步擴大,支持中國對於南海海域與領土有效、實際且持續的管治。其五,與中國有南海領土爭議的各國,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並無重大制約能力,而中國則對其有較大的反制能力,因此適當加強實際控制的措施可得到有效的關聯支持。

  建設島礁的水上平台,需要事先做好充分的測量與規劃,並以人大常委會特別決議形式作為其行動法源,在較短時間內集中快速建設,可以考慮在現有中國實際控制的島礁周圍先行進行,並逐漸延伸到目前爭議各國實際控制線附近甚至貼近爭議國占領的島礁。也適合將菲馬兩國作為首先的針對對象,並進而擴及越南與文萊。預計相關各國將對中國的建礁行為必然提出抗議,可能會引發各國對中國提出外交抗議、某些國家也跟進建礁、在中國所建島礁發生武裝衝突等可能性,而中國政府也需要制定相應預案。

  主動採取建礁措施的同時,外交談判的地位也要加強。如果發生爭議國跟進建礁的現象,中國應加緊在其控制區先行建礁。如果發生所建島礁遭受武裝干擾與侵襲的情況,中國應事前準備好還擊行動,包括拔除該國某些目標島礁上的軍事設施與人員,但不必全面清除其所占中國島礁上的軍事布置。以此有限的主動行動遏制南海周圍各國對於中國島礁日益膨脹的野心。

Sunday, September 13, 2009

中石油在澳洲买的液化天然气贵的已经相当离谱 来源: cczyx 于 09-09-12 10:34:24


政府有了中石油,就注定不能省心,媒体有了中石油,就永远不会寂寞。中石油就好象济南城里的趵突泉,总会不断地冒出一些让人莫名惊诧的新闻:百万元的天价吊灯、平均4万多一天零花钱的董事长、2.4亿的装修预算、6亿低息借款的“购房门”……真是丑不惊人死不休,一次比一次轰动、一桩比一桩骇人,终于,又闹出了一个高价进口澳洲液化天然气的丑闻。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一样是埃克森美孚公司高更项目出产的液化天然气,一样是20年的供气合同,中石油的年供量为225万吨,比印度Petronet的年供量150万吨,还要多出75万吨,中石油每吨的单价为918美元,印度Petronet每吨的单价却只需683美元,中石油的每吨单价比印度Petronet的每吨单价高出一大截,这个账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我相信,只要不是傻瓜、白痴,应该是谁都算得过来的,谁都不会怀疑,中石油在澳洲买的液化天然气,价格贵的不只是一点点,而是贵的已经相当离谱。


可是,人家中石油感到委屈了,他们觉得国人没有弄明白算账的道道。中石油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石油报》记者采访时告诉他说“我们认为这个价格机制是合适的。协议中并不存在媒体报道的410亿美元贸易总额的概念”。该负责人还说,“我们注意到,有关媒体对中国石油和印度petronet公司购买埃克森美孚LNG贸易估值的差异,这个估值来自于不同的渠道……因此来自不同渠道的估值没有可比性”。


看来这位中石油的负责人是颇精于理论研究的,故而,他故意用了许多比较专业的术语,什么“估值的差异”、“通货膨胀预期”、“交易条件”……只是我们并非专家,也不搞学术研究,眼下只讨论每吨918美元和683美元的价格,弄清楚哪个数值更大。什么“估值的差异”、“通货膨胀预期”、“交易条件”,难道凭这几个术语,就能够把比人家多付的每吨几百美元的差价给说没了?!再说了,不至于只有中石油会讲什么“估值的差异”、“通货膨胀预期”、“交易条件”,人家印度 Petronet就不可以讲“估值的差异”、“通货膨胀预期”、“交易条件”吗?!莫非印度Petronet一讲“估值的差异”、“通货膨胀预期”、“交易条件”,他们的实际价格就比我们的贵了不成?!


要说中石油进口的天然气价格为什么比印度贵,只有两种情况可以解释,那就是印度Petronet公司付的天然气价格每吨683美元不假,但是,他们还得额外付给埃克森美孚公司每吨几百美元的差价,而这个差价正好等于中石油与印度Petronet公司两家进口天然气的差价,甚至还要大,这两项相加,其实印度人的价格更贵。第二种情况就是,中石油付给埃克森美孚公司的钱固然“比印度Petronet的价格贵1/3之多”,但是,印度人购买的是没有一分钱回扣的裸价,而中石油可以拿到比1/3还要多的回扣,所以,这个价格明里确实是贵了,但实际很便宜,而且比印度人更优惠。


我相信,对于第一种情况,国人一定认为很荒谬,任谁都不会相信的,所以,剩下的自然只有第二种情况了,这非但符合国有企业挥金如土、化公为私、不把国家的利益当利益的特色,也找到了他们半年报所披露的比去年同期818亿少赚近300亿,锐降三成多的原因。当然了,回扣这东西有点太那个,委实不好意思摆到桌面上来,所以,说不得也,哥哥。


但是,不管中石油的负责人有多高的水平,多大的学问,多好的诡辩术,都无法把918美元说得比683美元更小、更便宜。我们姑且不说别的,就他的薪酬,由918美元变成683美元(只是比方,并非是说他只拿这么一点点点点工资),说是因为“估值的差异”、“通货膨胀预期”、“交易条件”,后者就是比前者多,不知他是否愿意试试?!


当然了,好就好在中石油是垄断企业,他们哪怕花再高的价格进口天然气也无所谓,因为水涨船高,下面有13亿中国的老百姓接着,他们是不必愁卖不掉的。

Tuesday, September 08, 2009

zt 中美博弈中的“胡萝卜因素”
地球村过客

  美国的国鸟是一只鹰,一手持箭,一手持橄榄枝。
  美国有国鸟,使我们敬慕不已,遂引发去年的中国国鸟之争。艺术学界的朋友们主张选择画眉,以示我们娇小善歌;政治学界的朋友主张选择鸽子,以示我们爱好和平;经济学界的朋友主张选择鹦鹉,以示我们善于学习;草根无学界的朋友则主张选择麻雀,取其亲民、大众化之意。
  在我看来,除了麻雀确实不足以登大雅之堂外,其他鸟儿都还不错,活着可以在笼中悦人耳目,死了可上餐盘快人朵颐,不愧是鸟类世界中负责任的小鸟。最难的问题在于:为与“国际社会”(“美国”的近义词)接轨,我们该在它们的手中放些什么东西?
  箭和橄榄枝显然不太合时宜,那代表着世界霸主的威和恩,纯属美国专利,不宜擅用;镰刀和斧头呢,则早已与时俱退,容易让人想起浑身臭汗的老社会阶层,故而也不宜放到国鸟的手中。必须选一对能够代表盛世精神,能够与快速崛起的新社会阶层相般配的东西,才能为未来的国鸟增加风采。有什么东西能够满足这样苛刻的要求呢?很难找,但我们确实就能找到这样的东西,它们是:
  ——元宝和二奶。
  如果我国的国鸟顺利诞生,那就让它一手持一巨大元宝,一手持一美丽二奶。以此二物体现吾国当代主流精神,足矣。
  至于美国国鸟手中抓的两件圣物,只要智商高于80的美国专家,都会嗤之鼻曰:那只屁鸟儿呀,哪里会一手持箭一手持草!错了,它的左脚拿着大棒,右脚拿着胡萝卜!
  确实,对于美国民族来说,箭过于温文尔雅了,放在那只用核弹武装起来的鸟儿手中,活像一把绣花针;橄榄枝呢,既无食用功能,又无观赏之效,岂足以饰国鸟之大仁大爱哉!
  从讨好别人的角度来看,胡萝卜更加形象一些。所以,我们只听说有人拿胡萝卜汁当礼物送人,没有听说谁拿橄榄叶汁请人品尝的。当然,这样理解还是比较幼稚得太多了一些。如果我们对美国朋友这样解释美国的“胡萝卜政策”,他会翻起眼白道:胡说,它永远只有一只胡萝卜,怎么可能既送给你,同时又送给马英九?
  所以这不是胡萝卜政策的正确使用法。正确的用法是:用一条长线,把那只胡萝卜系在一支长杆上,让它吊在你的面前,引诱你走向“应该”去的方向。这样的效果是双赢的:你会由于胡萝卜的长期诱惑,而陷入“胡萝卜酩酊”的境界中。这种境界的妙处在于,你不会因为吃饱了胡萝卜而心满意足地躺倒休息,相反,你将沉湎于满嘴都是胡萝卜的幻觉中,这种幻觉引诱你更加卖力地向着胡萝卜指引的方向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前进;而在你为自己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感到满怀豪情的同时,那只拥有胡萝卜的鹰也将得到它想得到的东西。
  这种双赢的“胡萝卜酩酊”效应成功地支撑了中国外交官员们的思维模式。中国最杰出的外交官之一,吴建民先生这样向我们展示他的“胡萝卜酩酊”状态:
  ——“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不当头、不扛起,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中国人一定要考虑一个问题,中国正在崛起,世界如何看待中国?我们不是一个很小的国家,我们有13亿人口……如果中国人要当头,那可能有一批人拥护你,但也可能有一批人反对你,那中国就可能走上新的对抗。对抗的结果是什么?对抗的结果是我们自鸦片战争以来面临的第一次中华民族复兴的机遇会丧失,这是一种非常不聪明的做法。一个国家崛起过程中,我们外交上面临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是别人联合起来反对你,那我们就需要交朋友,要平等待人,你要骑在人家头上行吗?那必然遭到别人的反对,你凭什么骑在我的头上,这个不行。”
  吴建民先生用他杰出的罗里罗嗦语言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胡萝卜酩酊”:所谓“胡萝卜”,就是“自鸦片战争以来面临的第一次中华民族复兴的机遇”;所谓“酩酊”,就是坚信只要我们“不当头、不扛起”,“别人”就不会“联合起来反对”我们,于是“中华民族”就会“崛起”。
  显然,吴建民先生相信:那只胡萝卜非常重要;要吃到那只胡萝卜,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坚决不能跳起来咬它,直到它瓜熟蒂落般掉到你嘴里;如果你试图作出“跳起来去咬”之类的过激动作,那只胡萝卜就会像一个美丽肥皂泡一样,在一瞬间炸得粉碎,而那将是无可比拟的天字号灾难。
  哦,在吴建民先生的眼里,原来“自鸦片战争以来面临的第一次中华民族复兴的机遇”竟然如此的脆弱!它是如斯脆弱,以至于吴先生恨不能把它揣在怀里、含在口里,或者面对着变化万端的未来,干脆大叫一声:
  ——“你真美呀,请停下来吧!”
  浮士德喊出这句话,结果成了魔鬼的奴隶;以吴建民为代表的“杰出中国外交官”喊出这句话,则将使中国成为美国的奴隶。
  浮士德好歹最后总算是感动了上帝,得以从魔鬼手中获得自由;毛泽东曾经把人民群众比做中国的上帝,但曾经为毛泽东担任过译员的吴建民先生们早沉溺于“专家”的自满,视人民群众为“不懂外交”的群氓,弃之如敝屐,更谈不上感动他们,因此注定将要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地走自己的路,就算在悬崖边缘也不会再想到 “群众”二字。
  中国“杰出外交官”们就这样战战兢兢地维护着弱不禁风的“自鸦片战争以来面临的第一次中华民族复兴的机遇”。其后果,是使中国用三十年时间,逐步陷于“客户满天下,朋友一个无”的尴尬外交局面。
  从表面上看,中国拥有众多的“朋友”,动辄亲密拥抱、山盟海誓,“战略伙伴”不绝于口。但是很可惜,它们无一例外属于标准的“贸易伙伴”,既以利结、必因利绝,只会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决不会在中国落井时伸出援手。
  问题的关键是中国是否会落到井里,以及将如何落到井里?按照吴建民先生的“远见卓识”,中国只有在“当头、扛起”甚至“骑在人家头上”的时候,才会招致 “别人联合起来反对”。但看来吴建民先生是白在外交界混了这么多日子,竟然连基本事实都没有弄清楚。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美日早不待中国“当头、扛起”,就已经公开在为军事解决并分裂中国而作实质性的准备。美国在中国周边大力加强军备,手执屠龙大刀,显然不是用于应对毛毛虫级的“恐怖主义国家”;日本一口气建造半打以上的轻型航母,难道只是意在防御朝鲜的几只小炮艇?除非我们喜欢睁着眼睛说瞎话,否则就必须相信:美日已经为中国准备好绞索,只待中国自己走上绞架了。
  美国在用胡萝卜引诱中国走上绞架。通向绞索的台阶统共有六级,中国走完这几级台阶,就等于将头伸进了绳套,不战自败;而掌握着绞架活板的美日则可以随时毁灭中国。中国面临的六级死亡台阶,第一级叫做“思想错乱”,第二级叫做“社会失和”,第三级叫做“外贸成瘾”,第四级叫做 “技术依赖”,第五级叫做“军力废弛”,第六级叫做“挚友疏离”。正因为思想错乱、社会失和,美日才能乘乱而为、混水摸鱼;正因为依赖外国资金、资源、技术和市场,美日才可以祭出“封锁”法宝,致中国于死地;正是因为军事建设自弃绝学、漫无目标、好大喜洋,美日才能够以强击虚,夺取胜果。不过,这些跟本文主题无直接关系,不必多说,只需说说中国在战争前景中的孤立地位。
  单纯的贸易关系不可能成就患难朋友。真正的朋友,是需要用金钱甚至鲜血来培养的,着眼于现实需要,但不能保证永远有效,因此不可以经济损益计成败,不可以时势变化论得失。历史上的样本是三十年前的朝鲜和越南:在朝鲜,我们直接出兵作战,确保了东北六十年和平;在越南,我们出钱出力,确保了西南大后方安全。进入八十年代后,在吴建民等“杰出外交家”的推动下,中国开始改用“是否有利可图”作为交朋友的基本原则,昔日在朝鲜的流血受到质疑,在越南的投入被轻率否定。于是,第三世界的穷朋友们逐渐被抛弃,成了“贸易伙伴”名单上低等级的应酬对象;虽然吴建民们也偶尔带着“施舍”的心态,以“恩公”的高岸身份向这些“第三世界”国家给予“恩赐”,但这样的不对等地位似乎不会换来人家的感恩。更重要的是,如果一朝发生中美军事对峙的情况,次要贸易伙伴不会感觉有必要跟中国站在一起,而那些“重要贸易伙伴”更不会为了几条“MADE IN CHINA”的牛仔裤或胸罩而跳出来与中国站在一起跟美国拼命。
  三十年前,中国的外交决策者都是地缘政治的高手。他们不仅要在全球范围内构筑用于牵制对手的朋友网络,而且还要煞费苦心地在东边和西南边境外设置战略缓冲区,用于隔离美国的军事和政治渗透力。所谓“距离产生美”,这些缓冲区的存在,使得中美在冷战时期不必面对面地部署军队,实际为中美在1970年代初的接近创造了条件。但在这种地缘政治意识在1980年代以后消失了,最终导致中国决心抛弃所谓“输出革命”的战略。在接下来的三十年,这堵防火墙就逐步倾圮并完全消失了。
  能够显示中国“杰出外交官”完全缺乏地缘政治常识的,是最近发生的果敢事件。如果这样的事件发生在美国周边,那么美国将不会允许腐败无能的缅甸军政府吞并原缅共力量的地盘。而且即使事件实际上发生在距离美国千里之遥的中缅边境,美国也没有放过插手和介入的机会。就在中国“杰出外交官”们恳求缅甸军政府赐予中国边境地区以和平安宁的时候,美国国务院发表了一个谴责缅甸军政府的声明,要求它放弃暴力,转而真正与少数民族和反对派进行对话。这样,中美在缅甸的较量胜负得失判然:世界看到了一个软弱的中国,以及作为一个负责任世界大国的美国。美国用实际行动表明:它不仅对自己负责,同时也对缅甸、中国和泰国负责任,占据着道义上的制高点。
  中国的“杰出外交官”们确实应该立即补习地缘政治学,否则他们将继续向中央政府提出弱己而资敌的荒谬主张。仍然以果敢事件为例,中国的“杰出外交官”们把缅甸军政府在果敢和佤邦的军事行动视为缅甸“内政”,竭力主张中国不宜介入,以免损害中国与缅甸军政府的关系。这一论调其实是以缅甸军政府将永续存在的假设作为前提的。然而,腐败之极的缅甸军政府究竟还能够存在多久,这是值得疑惑的问题。如果军政府垮台,统一的缅甸将变成为以昂山素纪为代表的亲西方势力所承袭的政治遗产。到了那一天,在缅甸的美国势力将不必考虑缅甸民族地方武装所构成的障碍,可以从容而直接地对原本安定的中国西南边境进行政治、文化甚至军事渗透,在中国的大后方埋下致命的杀着。
  在果敢事件中,幼稚可爱的中国“杰出外交官”们显然把“不干涉内政”绝对化了,不仅主张“各人自扫门前雪”,而且认为即使是别人把雪全扫到中国的门里来,中国政府也只能默默把它打扫干净。这无疑是一种弱者思维。但对于一个大国来说,“不干涉内政”的准确含义是:任何国家不得干涉我国内政,但我国出于维护自身的利益,可以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毛泽东时代提供了先例。在毛泽东时代,中国政府敢于声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敢于支持全世界的反殖民运动,敢于直接帮助东南亚共产党游击队……但奇怪的是,这样的外交居然被颠倒黑白地称为“封闭自守”!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是我幼年时代学会的第一句毛主席语录,想必吴建民们不会陌生。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个十分浅显明白的道理早已被他们连同“文革”一道抛弃了,于是贸易利益替代了血脉亲情,利润至上原则取代了地缘政治考量,从而铺设了通向绝境的康庄坦途。
  在中国“杰出外交官”们市侩式嫌贫爱富情绪和欺弱怕强思维的指导下,中朝关系成为牺牲品。很容易注意到,中国对于最近韩国的火箭发射保持沉默,这跟当年对朝鲜试射导弹的火暴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中国对于朝鲜核试验报以暴跳如雷的痛骂和威胁,却对印度核试验采取相对温和的立场。这种黑白分明的对比让人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中国宁愿潜在敌人甚至显在敌人增强军事力量,却不愿意自己的法定盟友提升自卫能力。我们无法判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症候,但却可以设身处地地得出结论:朝鲜作为中国的盟友,一定经常感觉非常艰难尴尬。因此,在长时间的委屈压抑之后,朝鲜试图偏离中国轴心,转而直接巴结美国,以结束 “敌人压、盟友骂”的可悲局面,这也是一种完全理性的选择。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可以自己想想当年为什么要断然与苏联“老大哥”割袍绝义。
  也许这种心态的根源仍然在于吴建民氏的这个推论:只要我们不调皮捣蛋,就不会遭到国际社会的敌视。前面已经说明这个“只要……就……”判断是如何的可笑,然而很不幸,现在的中国的外交实践仍然处于它的魔咒之下,必然继续对“国际社会”毕恭毕敬、委曲求全,惟恐它使气翻脸,让中国“民族复兴”的脆弱肥皂泡破于一旦;另一方面,中国必然对“国际社会”之外的国家采取另一种姿态,认为它们无助于中国抓住“自鸦片战争以来面临的第一次中华民族复兴的机遇”,轻视之下,难免动辄出口恶斥,甚至以“制裁”相威胁。
  中国“杰出外交官”们发出的“制裁朝鲜”威胁为心理学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案例。很容易发现,二十多年来中国频频遭遇美国的“制裁”,但直到最近几年,才出现中国外交人士呼吁制裁其他国家的实例,而且朝鲜总是唯一的拟议中“制裁”对象。我分析其中的心理机制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像个NOBODY似的被美国制裁来制裁去,这个残酷现实与“杰出外交官”心目中的“盛世强国”形象形成极大落差,因此潜意识地试图用同样的方式“制裁”其他国家,以此缩小心中现实与幻觉的差距。颇为不幸的是,中国“杰出外交官”们在“国际社会”中找不到可供“制裁”的对象,于是茕茕独立于“国际社会”之外的朝鲜就成了唯一的人选。因此,在中国“杰出外交官”们一边硬生生咽下美国“制裁”的苦果,一边转身向朝鲜施以“制裁”的威胁,遂在摧眉折腰之后顿生腰圆膀阔、扬眉吐气之感。尽管“制裁朝鲜”的提议屡屡被睿智的中国决策层扔进废纸篓,但“杰出外交官”们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找回了心理平衡。
  正因为能够倾力奉迎“国际社会”,同时配合“国际社会”打压不合群的朝鲜等国,中国的“杰出外交官”们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二十多年来,我们几乎每一年都能够在《参考消息》一类的媒体上,读到“国际社会赞誉中国外交更加自信成熟”之类的报道。二十多年来,我们的“杰出外交官”就是在欧美媒体的“OK”声中,日益陷于“胡萝卜酩酊”而不能自拔。可笑的是,“更加自信成熟”的中国“杰出外交官”们竟然没有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外国媒体有什么资格像大人夸奖小孩一样,恣意品评中国外交是否“自信成熟”?更为可笑的是,连续二十多年如一日地表扬中国外交“更加自信成熟”,难道不等于说二十年多年来中国外交一直是个楞头青,所以永远处于成熟进行时,却永远无法进入成熟完成时?
  然而,对于极度“胡萝卜酩酊”的中国外交官来说,他们已经没有发现这些逻辑破绽的基本理性。他们将小心翼翼地跟着那根二百年来未曾失效的胡萝卜,埋头走“国际社会”(“美国”的近义词)指定的道路,同时谨言慎行到以至于不敢呼吸,生怕一点点“异动”都会招至灾难性的后果。
  但这种状态不会长久。那只胡萝卜将把中国引向绞架。美国正一点点地收紧对中国的绞索。如果中国不能抛弃吴建民等“杰出外交官”所塑造的中国外交思维定势,那么中国不会有匹诺曹的运气,注定将死在美国(还有日本)精心营造的绞架上,最终被分解后平价出售。
  好在这只是“如果”。仍然存在其他的可能性。我们都注意到:中国的决策层在1990年代以后开始认识到应对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必要性,因此开始致力于提升核心技术的自给力,并且正在有计划地加强军队战斗力。虽然军内也有声称“国际法保护中国不受侵略”的.............——哦错了,是“少将”,但如果一场全面战争降临中国,我们仍然可以指望在经历战争初期必然的严重挫败后,在血海里淘去国家机体中的败劣成分,重新恢复自我保存和发展的生机,并最终取得战争优势,成功地卫护这个先辈们用超凡智慧和无数鲜血缔造出来的新中国。

Saturday, September 05, 2009

一错再错,步步都错 -- 新疆问题的教训.zt 来源: 37.5C 于 09-09-04 18:49:55

zt

《六错论 --- 兼论颠覆新疆》

引言

这次的新疆问题,本来借助国际反恐机会,应当一举铲除。
但硬生生的给“一小撮”无能的和“别有用心的人”,
眼睁睁地把“恐怖事件”搞成了“政治事件”,“民族事件”,和“分裂事件”。


而且本末倒置,因果颠倒,一错再错,步步都错。
顺着人给的竹竿往上爬了一节又一节。
让人成功的通过血腥恐怖达到了制造混乱,恐慌汉人,捆绑政府,
大踏步地实施着颠覆新疆的工程。


一错

7.5维吾尔人发难新疆,肇因于党国多年来对新疆问题情况不明,认识不清,工作不周
,判断不准,过份的相信和依赖了王大人和新疆的一些少数维族干部。

对此,委实勿须多言,

只说韶关事件后,部分维族离粤返疆,鼓动宣传,呼唤起事,新疆竟然“这里黎
明静悄悄”。

这还不算,更有甚者,7.5前夕,大批恐怖分子起脚南疆,北上乌市,日
夜兼程,鞍马劳顿,新疆居然“这边风景独好”。

如果说,这些都算王大人及王大人的手下一时失乎算是猴打了顿的话,
那么,7.5当天,乌鲁木齐的血腥从白天持续到夜晚的十多个小时,
棍棒血腥和利刃割喉,
200具倒在大街小巷的冰冷尸体以及2000多躺在地上而大声哀嚎的生命,
都没能让党国机器打起一点精神的话,就实在有点讲不过去了。


二错

7.5血腥后,美英等西方大国起初都没表态,只有俄罗斯率先表态支持中国。
本来国际形势对党国极为有利。

如果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坚定,毫不含糊的定性为“穆斯林恐怖事件”,
然后果断有力的举起反恐大棋,搜索恐怖分子,整萧新疆秩序,
并且“策略性”的寻求国际合作,估计全世界没人敢说三道四。

然而,这一好端端的悲惨而又无奈的机会大旗,
硬是给下成了
沿着恐怖分子摆好的口袋让你钻的“民族政治”臭棋。

通过制造血腥, 调拨民族矛盾,
而最后以恐慌汉人而威逼汉人离开新疆,
最终到达独立新疆的目的.

无疑才是这场战争的核心。
就这再明显不过的事,
可一堆没见过血是什么颜色的政治领袖们让人跌破眼镜地、
傻乎乎地,有意无意地跳进了恐怖分子的口袋。

结果,没过一周,国际舆论迅即转向。
新疆,反倒成了中国政府和汉族人欺压少数民族,
而逼迫维吾尔族人揭竿要生存,要吃饭的民族独立事件,成功博得了举世同情。


三错

不拉高分贝,准确定性,高调反恐本来已经错失战机。
但令人跌破眼镜的是接下来的,
一错再错后的错了还错。

7.5过后没两天,本来路边的血迹还没搽干,
却让人百思不解,莫名其妙的搞了个“外国记者新疆秀”。
结果,不远万里千载难逢到达的记者们,
却几乎是在下飞机的同时就被好象是安排好了的英雄维族老大妈,
一身阻挡军警装甲的精神所感染。

让维吾尔人的精神气概象大班城的姑娘一样,呼啦一下子弘扬了世界。
这时的政客们,才一下子干瞪起了眼,
又傻不拉的地把新疆的电话电脑啥的给捏死了。

这下好了,自己不说,也不让自己人说,可恐怖分子却到处乱说,四处猛说。

实在不得要领,而黔驴技穷的时候,

不知道谁出了个馊主意,把不停口因此攻击中国新疆问
题的土耳其总理的特别代表请到新疆,
进一步让人视察给人汇报工作。

可是,人来了好象不大买帐,
最后又演了一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让全世界偷揶的机场搜身闹剧。


四错

被血洗后又反复蹂躏和戏弄的党国政府,这时好象既没主意也没了脾气,
接下来便昏招连连。

稀里糊涂的研究出了个什么在维吾尔人制造恐怖杀人后,
加倍安抚维吾尔人的绥靖政策。

那就是,把抓的一些恐怖分子在没有象美国审查恐怖分子那样认真审讯后给放了;
及时宣布了一笔数额巨大的对于维吾尔人的教育资金援助计划;

伟大领袖胡主席千里迢迢去和维吾尔老大妈“亚克喜了一场”。却故意"忘记"探望受害者家属.

这样,广播、电视、报纸、网路
都在猛唱歌舞升平、新疆和谐和中国大同,
利用国家器具把刀光剑影,血腥恐怖,你死我活的新疆形势,
给扭曲和掩盖成了一片盛世。

一场更大和更深刻的灾难性错误被孕育成长。


五错

胡主席前脚刚回到北京,中宣部给各路评论员的指示估计还在迅速领会中。

河蟹新疆,盛世乌鲁木齐的凯歌刚刚奏响,

结果新一轮的花样翻新和另人称奇的新恐怖主义浪潮就无情的迎面打来。

几乎就在一夜之间,人男女老少齐动员,四处扎针人胆寒。

硬生生的把好不容易迎来的民族团结的空前局面给扎了个麻风眼。

新疆汉人无奈之下不得不走上街头,

呼喊着令人撕心裂肺的“要生存,要稳定,要平等”的酸甜苦辣大游行。


六错

遗憾的是,政府看样子还没清醒。

在汉人被逼上街头的时候,不是引导流血流泪的汉人释放愤怒和悲哀,

而是本末倒置,镇压汉人,把自己人当敌人,反过来为敌人张目。

让制造恐怖的人猛扎汉人肉,笑饮汉人血。

眼睁睁地看著傻到家的政府成功的成为分裂中国,颠覆新疆的帮凶。

服了,实在不敢想象,不敢期望。


结语

新疆问题不比西藏问题,不象台湾问题。是个交织着民族和种族的问题。靠拖不行,靠哄不行,靠绥靖也不行。

事实上,解决新疆问题的出路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手就是猛烈的果断的毫不动摇地向恐怖分子发起强大反击,彻底把恐怖分子搞怕。

另一手就是在强力推行计划生育的同时,要搞穷新疆,搞散新疆。也就是在加速肢解新
疆的同时,把维吾尔人分散到全国各地去,分而治之,异地同化。除此之外,你别无良
策。

否则,新疆被颠覆将是迟早的事,而新疆被颠覆,中国必不在也。到时,你不要怨天尤
人,要怪只能很后悔地怪自己了。

$$$$$$$$$$$$$$$$$$$$$$$$$$

封网、封锁消息迫使乌市民众走上街头

信源:恒均博客

新华网乌鲁木齐9月4日报道,不法分子针扎无辜群众引发乌鲁木齐部分市民2日、3日发生聚集游行,事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和北京高度重视,事态已经缓和……

这次参加游行的群众高达上万人,提出的要求又是如此的无辜和正当:惩治凶手!

在我的印象中,类似规模的游行很少有,并不是新闻没有报道。那么,针刺行凶的刑事案件,怎么会让那么多市民走上街头?这是我今天要分析的。


让我们先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新华网报道,“据新疆公安部门通报:新疆乌市连续发生的针扎案件,……截至9月3日已造成14人受伤住院、5人死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是乌鲁木齐“78226;5”事件的继续,是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策划制造的重大恶性犯罪事件,其罪恶用心是挑起民族对立,扰乱社会秩序,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

请大家注意,这则新闻是在9月2日和3日连续发生群众聚会游行后发布的,那么请大家搜索一下,我们会惊讶的发现,无论是任何报纸或者媒体,对乌鲁木齐发生的针扎事件只字未报。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么大的事,互联网上竟然也没有走漏任何风声。从新华网今天的报道中,我们不难推想,已经造成多达5人死亡、14人受伤的针扎时间,绝对不是在群众聚会前两三天发生的事,应该持续一段时间了。可是,问题就在于,一个省会城市发生如此重大事件,消息竟然完全被封锁了。从新闻中我们看到,竟然要等到民众走上街头,有关当局才“高度重视”。

有媒体采访我,我说,除了新华社的消息外,什么也没有看到,我能谈什么看法?他们说,他们也不知道任何消息,只是请我谈谈对市民上街游行以及新华社做了及时报道的看法。听到这里,我倏然心动,突然有点明白了。挂下电话后,我想方设法联系到新疆的两位朋友,只问了简单的几个问题,就恍然大悟了。

我现在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乌鲁木齐这种并不很大的城市里,如果发生了神秘针扎事件,并且死了五个人,我想问你,如果你是当地居民,如果你的亲人,你的老婆孩子住在这个城市里,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当然是恐慌,因为你不知道下一个针头是不是刺进你亲人的身体里----这也是新疆的朋友告诉我大家上街前几天弥漫在新疆市民中的情绪。

那么我再问大家,如果你恐慌了,你一定会上街游行吗?上街之前,你会怎么办?很简单,你想知道真相,你去查官方的报纸,你去看政府的新闻……如果你什么也看不到,你知道问题很严重,甚至怀疑是大阴谋,或者是政府无法控制的犯罪,所以才有人想隐瞒。但他们隐瞒不了,因为现在是信息时代,是互联网时代,你还有互联网,还有手机……

于是,你打开电脑,上网搜索,你给朋友发短信,询问情况----可问题就出在这里,新疆的媒体不但封锁了“针扎”消息,而且,新疆目前处于封网状态,手机也无法正常收发短信!

今年早些时候,我在回答媒体的提问时,提到这样一个概念,网络已经成为民众交换信息、表达意见的“广场”,正因为有了这个“广场”,民众才能够了解到官方渠道得不到的消息,才能够表达不满和各种意见。而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他们只有到城市中心----广场上去聚居在一起,才能够互相交换意见,以及表达不满和愤怒。

从这方面说,互联网成为揭露腐败官员的场所,成为北京直接了解民意、通过网民的意见监控地方官员的渠道,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民众表达意见和发泄不满的虚拟“广场”,有了这个“广场“,就大大降低了民众涌向现实中的广场的可能性。

所以,我认为,这次乌鲁木齐上万市民突然走上街头,涌向广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失去了互联网上的“广场”。他们原本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广场”了解信息,寻求真相。当他们对互联网上的真相感到惊恐的时候,他们就会像过去几年中国网民们所做的那样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发表意见和批评,提醒随时关注互联网民意的政府部门(包括警察部门和北京当局)采取行动……

大家想一下,过去两三年里,各地发生的很多危机,难道不就是这样通过互联网解决的?对于北京政府,很多这类事件看似很大,其实绝大多数是控制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空间里的,其实是有惊无险的,并没有发生所谓万人涌上街头游行的事件。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种千古不变的真理到了每一个最后被民意洪流淹没的统治者那里都变成了过时的格言。新疆的封网和关闭手机短信也可能有它的考量,再说相比于内地省市,新疆的网民比例相对少得多,按说封网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可是,一件并不是十分严重的刑事犯罪就造成了民众的恐慌,并迫使他们走上街头,实在给那些动不动就封锁消息,动不动就删文章、封网的人一些启示。

当然,实事求是的说,这次事件不光只有教训,其实也有经验。大家都注意到,在乌鲁木齐市民上街游行后,新华社第一时间发出了新闻稿,稿件中出现政府于市民对话的字眼。据我所知,这篇新闻稿在海内外都得到了较好的评价。这大概是近十年来,我第一次听到在发生了如此大的游行事件后,海内外民意变现得如此平和,而这一切,仅仅是由于一篇报道事实真相的新华社稿件。如果我们的地方政府不隐瞒真相,更多的允许新闻媒体报道事实,会不会效果反而更好一些?大家更加满意一些?

当然,我相信,对于如实报道事实的新闻稿最满意的还是乌鲁木齐的市民,那样,他们就不用到街头去打听消息了,更不用互相挟持着走向广场,在惊恐和不安中要求政府惩治凶手了。他们就可以坐在家里从新华社的稿件了解消息,掌握事态发展。当然,如果及时解除封网,就更好了。

放开媒体,允许如实报道事实真相,当然并不能改变乌市“针扎”的犯罪事实,但却一下子减缓了笼罩乌市的恐怖气氛,让上街游行的市民安静下来,让社会显得更加和谐……事实如此清楚,道理如此简单,为什么总有人闭目塞听?

Friday, September 04, 2009

YST: 政府一错再错、姑息养奸,造成四面楚歌的不利情势.zt
来源: 37.5C 于 09-09-03 17:17:08


六)中共政府一错再错、姑息养奸

1. 中共外交政策的错误, 造成今天四面楚歌的不利情势.

YST 曾经说过中共过去十年的内政做得不错,至少免除了农民所有的赋税是一项德政,它来得太晚了点,但终于来了,值得我们赞扬。

但是中共的外交政策是错误的。「和谐世界」的口号非但没有给中国带来和平,反而令四周的的国家都想来咬中国一口。对台的怀柔政策使「独台」壮大、使「台独」肆无忌惮、使和平统一的希望更加渺茫。

大国的统驭之术在恩威并济,但是威要大于恩,因为时代不同了。今天再小的国家的领袖也不会是孟获。道德感化早已不合时宜,譬如「八八水灾」就证明大陆道德感化台湾的失败。

胡锦涛的对台政策是百分之百的失败。今天民进党在台湾经济衰退、经济全靠大陆补贴的情形下胆敢提出「邀请达赖来台」,马英九居然立刻同意,完全不在乎大陆人民的感受,这些都是胡锦涛的怀柔政策造成的恶果。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无论在野的民进党还是在朝的国民党都不把大陆看在眼里。大陆真心给台湾钱财,居然换来台湾的侮辱,胡锦涛需要自我检讨。

YST 个人认为胡锦涛应该提早下台,够了(美国人说的:Enough is enough!),为了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胡锦涛应该自动让贤。

$$$$$$$$$$$$$$$$$$$$$$$$$$$$$$$$$

(一)主旨与结论

YST 不止一次论述西藏在地缘政治对中国的重要性,任何国家要挑逗中国这条大神经必须先掂一下自己的份量。台湾人的问题是,不论是日本皇民李登辉、台独份子陈水扁、还是独台分子马英九都看不清台湾有几斤几两,蔡英文与陈菊就更等而下之了。

民进党这次用达赖喇嘛来挑逗大陆的神经非同小可,不可等闲视之。YST 一反过去的习惯,把结论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民进党以「为灾民祈福与人道关怀」为借口要求达赖喇嘛来台湾是不可以被原谅的;

马英九以任何理由允许达赖喇嘛来台湾更是不可原谅。

YST 开门见山,把结论放在前面:

如果中国大陆不对马英九政权进行严厉的处罚,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中国将陷入四面楚歌,国将不国。

胡锦涛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如果犯了如此严重的错误应该马上下台,无论是总书记还是国家主席他都没有这个能力担当,中央军委会的主委那就更不用说了。

胡锦涛才智平庸、优柔寡断、误国误民,早一点让贤是中华民族之福。

$$$$$$$$$$$$$$$$$$$$$$$$


汉人上街示威 新疆维稳两难

信源:东方日报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昨日再度发生汉人示威,指摘当局维持治安不力,并要求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下台。这场示威表明,当局在新疆的政策不仅受到维族人的挑战,而且同样得不到当地汉人的支持。

乌鲁木齐今次汉人示威的导火索是新近发生一连串导致近五百人受伤的行人被针刺事件。当局称,没有人因被针刺而受感染或中毒,并表示警方已逮捕了二十一名嫌疑人。但显然,当地汉人并不满意当局的维稳措施。

在七月初的暴乱中,汉人成为维族暴徒的攻击目标,死亡者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汉人。当地汉人随后展开大规模的示威,很多汉人持械走上街头,宣布进行「自衞还击」。在当局的劝阻之下,示威虽然无疾而终,但汉人心中的怒火显然没有平息,今次发生针刺事件之后,汉人的愤怒再一次爆发。

引人注意的是,今次汉人示威还提出要求王乐泉下台的诉求。王乐泉担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已十几年,并且兼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位高权重,对疆独恐怖分子毫不手软,被中南海倚为治疆支柱,也是疆独恐怖组织暗杀的头号目标,但这样一个显赫人物,当地汉人却要求其下台,这多少有点耐人寻味。反腐乏力民怨强烈

深究起来,当地汉人不满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当局对维族的各种优惠政策,让当地汉人觉得自己是二等公民,尤其是当局对维族犯罪分子少捕少杀的政策,让备受欺负的当地汉人丝毫感受不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尊严感。他们觉得自己的鲜血白流,兄弟姐妹惨死却不能伸冤。当局的迁就忍让,使这些汉人感觉不到任何安全感。

另一方面,当地官员的贪污腐败也让汉人深恶痛绝。新疆资源丰富,中央财政投入也与日俱增,但当地官员上下其手,中饱私囊,很多煤矿以及房地产项目,背后都有当地高官的身影。今年两会前,曾有乌鲁木齐市民开车到北京,在最繁华的王府井大街自焚,以抗议当地官员与黑恶势力勾结强制拆迁。由此可见,新疆官场的腐败有多深重。

而北京为了反分裂斗争的需要,对新疆的反腐败工作缺乏必要的重视,最近十几年,新疆连一个厅局贪官都没有揪出来,似乎成了清平世界。这在举国皆贪的背景下,显然不是很正常。中央政府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无疑助长了新疆贪官的胡作非为。反分裂成为新疆当局的首要任务,但同时也掩盖了民生之苦以及民怨之烈。

所以,今次汉人走上街头,是多年不满与愤怒的总爆发,这也给中央治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疆要想获得长治久安,关键是收服人心,不仅是赢得当地少数民族的民心,也要赢得当地汉人的民心,但到目前为止,似乎两头落空。

$$$$$$$$$$


王乐泉再被市民高喊“打倒”

“7·5”事件后发生的汉人大游行中,汉人们曾有组织地喊出了震惊中央的“要王震,不要王乐泉”的口号。而此次,乌鲁木齐市民在游行中,再度发出反对王乐泉的严厉呼声。

有当地市民向记者描述,在9月3日下午游行中,游行队伍从市政府转向省政府。约16点30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出来在人民广场讲话讲话,但惨遭游行群众的“矿泉水瓶”轰炸。据描述,王乐泉当时表示,政府有能力处理此类案件,人民群众不要被敌人利用。不过就在他讲完这两句话,第三句尚未出口时候,就被群众以矿泉水瓶等杂物砸下台,并高喊“打倒王乐泉”,最后由武警护送撤离。之后被迫换成武警某领导代为讲话,内容是希望大家要保持稳定、跟党走、团结民族同志。

执政新疆18年的王乐泉,经历了新疆骚乱后,至今仍稳坐政局。据香港《开放》杂志2009年8月号报道,7月胡锦涛放弃G8峰会,从意大利仓惶返回新疆。对此不寻常举动,外界有诸多猜测,但最大的可能性是胡锦涛中途折返,专挺王乐泉,防中共高层出现歧见。

该报道称,65岁的王乐泉与胡锦涛最早的渊源,要追溯到80年代,王任职于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期间。1991开始,王调任新疆,先任副主席。1995年,王出任新疆第一把手。因“严打三股势力”有功,2002年被擢升为政治局委员。王主政新疆,迄今长达18年,任该区第一把手,也已长达14年,大大超过通常的10年任期。

眉心上长了一颗硕大肉瘤的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是山东寿光人,号称“新疆王”。据新疆坊间传闻,新疆很多山东人办的大企业都是靠王乐泉扶植起来的,而王乐泉拥有被扶持企业的股份,也使王乐泉成为巨富,揣测他是中国第一贪。

在经历“7.5事件”和此次汉族群众大规模持续游行后,新疆问题已经成为中共当前最为烫手的山芋。当前,大陆迎接国庆60周年的关键时刻,稳定成为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如何处置好新疆地区汉族、维族群众激烈对峙情势成为中共面临的大考,更是对王乐泉何去何从的仕途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