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BluelightChinaStock: January 2010

BluelightChinaStock

BluelightChinaStock是一个记载,关心中国大陆股市发展前景& 投资机会的BLOG. 本BLOG所有内容纯属个人意见,决不能用作你的投资建议. 欢迎交流投资心得和见解! -Blue

Sunday, January 31, 2010

狼教授又危言耸听了——最新!!!
来源: 1987-7-15 于 10-01-31 06:29:17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我们来做一个算术题,把全国人民的工资收入加在一起,除上这个国家的GDP,得到这样一个数字,我们来做个比较:

欧美最高,大约是55%,南美洲平均是38%,东南亚包括菲律宾泰国是28%,中东伊朗土耳其这些国家大概是25%,非洲国家都在20%以下,我过去讲课就问过一个问题,大家认为我们中国的比例会是多少,跟哪个国家比较接近,结果90%的人都说我们国家跟非洲是一个水平;

然后我就跟他们说,你们简直是太乐观了,告诉你我们中国是8%。全世界最低。

我再给你一个数据,人均工资,第一名是德国,30美金一小时,第二名是美国,22美金,我们是8毛钱一小时,也是全世界最后一名。泰国是2美金,我们比泰国还差。

但是中国人民是个勤劳的民族,我们的人均工作时间全世界最长。一年我们要工作2200小时,美国那些的远远比不上我们。你看我们的工人多牛啊,拿全世界最少的工资,工作时间全世界最长,多么勤劳的民族。

我们再看另一个数据,GDP,到去年为止我们是大幅上升,但是储蓄呢,上升的很缓慢,所以我们这几年听到什么拉动GDP,什么GDP又增长了10%,到后来才发觉跟我们老百姓没啥关系,老百姓的财富并没有相对应增加,反而跟GDP的差距越拉越大。

我们的收入即跑不过CPI,又跑不过GDP。起跑以后跑得最慢的就是我们的收入。

像之前瑞信投行做的报告,说2004年以后中国家庭收入增长了50%,我跟你们说都是胡说八道,千万不要信他们,你要晓得外资投行写研究报告都是有目的的,比如说拉开股价,或者要在在中国干什么。

这种情况在香港就特别明显,想拉抬股价,就说这个公司非常好,然后再打压下去,赚一大笔钱。他们就专门干这种事。

回到主题,为什么我们那么辛苦,全世界最累,赚的钱还是那么少,按照我的分析有两个原因。我最近看到那么多社科院的报告,或者一些学者的论调,基本瞎掰。

什么中国人口太多,制度存在问题,都是胡说八道。按照我的分析,两大原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欧美对我们的剥削。

我最近写了一本说,叫《新帝国主义在中国》,我跟各位朋友说,你现在工作的那么辛苦,你以为你赚的钱是很多的吗,其实你应该多赚10倍的钱才对。

我们拿东莞的玩具为例,我们说玩具不行啊,利润率太低,那美国的玩具公司呢,它的毛利率在2007年超过40%,和芯片是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它不做制造,它掌控了我们玩具销售的定价权,价格它说了算,所以它就给我们一个玩具一毛钱的利润,而它们一个玩具赚3.6美元。

这就是他的工人为什么一年可以赚4万美金,而我们的工人只能赚2000美金一年。所以就算我们辛辛苦苦每天从早忙到晚,但是他们拥有定价权,所以它们可以席卷大部分的利润,把我们剥削光。

接下来还以玩具工厂为例,你生产玩具要买塑胶粒,塑胶粒是什么,是化工产品,那全世界化工产品的价格又是谁控制的呢,华尔街控制的。所以你买原材料的时候又发现你没有定价权,价格又控制在别人手里,我们的制造业刚好卡在中间,购买原材料的时候呢,价格是华尔街控制的,卖出去的时候呢,价格是其他外国大企业控制的。

说的再学术一点,购买原材料是华尔街的金融资本控制我们的价格,销售是产业资本控制我们的价格,前有狼后有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给剥削的干干净净。

再说回来,为什么要把制造放在我们中国,因为它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工,所以他们把这些放在中国,他们只把两个重大的利润环节掌握在手里,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

所以我很怀疑,30年前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欧美各国已经拟定好了一个国家战略,那就是透过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控制原材料、控制销售定价权,然后把制造放在中国,破坏我们的环境,浪费我们的资源,最后透过两端的资本把我们剥削的干干静静的,因此中国越改革,中国越开放,中国越制造,欧美越富裕。


接下来可能有人会问我,同样是被剥削的国家,为什么我们比泰国菲律宾这些国家还要差呢。这就引出第二个原因。那就是这几年我们的产业政策偏了,怎么偏呢,我们把大部分的社会资源拿去修桥铺路,所以搞得我们GDP每年10%的增长,其实大部分都是钢筋水泥。

像2008年我们CPI是35%,09年变成25%,钢筋水泥08年是57%,09年变70%以上,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我们整个社会能够创造财富的,能够消费的资源,都被你拿来搞钢筋水泥了。

而有些项目根本就不能创造收益,像我们新修的高速公路,它收的路费只能交电费,你还怎么希望它们能对我们的社会有正面贡献。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工资收入极低以外,我还想说,中国的通货膨胀相当严重。人民币目前是对外升值,对内严重贬值。

举例说,我们的97号汽油价格是美国的1.3倍,电影票是美国的两倍,阿玛尼西装是美国的3倍,松下54寸的彩电是美国的3.4倍,宝马Z4我们买9万美金,美国是3万美金,Levis牛仔裤我们是美国的7倍,我们什么都比美国贵。

同样价钱的一块地,美国是一家别墅住一个人,我们是高楼大厦住1000个人。所以我们发觉我们的盗版会那么猖狂,是因为3块钱一张的碟才符合我们的收入水平。

Monday, January 18, 2010

不能对等双赢,就不要签ECFA


来源: 艾昂饰 于 10-01-17 20:12:21



不能对等双赢,就不要签ECFA
  据悉,两岸首次ECFA正式协商将于本月20日前后在北京举行。与台湾当局强化宣导、在野党极尽杯葛、蓝绿学者互有攻防、各类民调此起彼伏的热闹景象相比,有关ECFA的讨论在大陆似乎从来就没有真正展开过,大陆民众对ECFA的具体内容和利弊得失更是缺乏了解。客观地讲,当前意义上的ECFA,本质上就是典型的对大陆不利的“不平等条约”。作为大陆学者,我坚持认为,不能实现两岸对等双赢的ECFA,坚决不能签。
ECFA本质上是对大陆不利的 “不平等条约”
  根据大陆商务部网站提供的资料,2005年以来,大陆单方面出台了几十项惠台政策。到目前为止,大陆对台湾商品已经全面开放,而台湾却仍然禁止大陆2194种商品输入岛内(包括834种农产品和1360种工业品),占台湾全部进口商品总数的20.3%。毫无疑问,凡是被台湾当局禁止进入台湾的大陆商品,都是在台湾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如此大规模的单方面贸易歧视,事实上铸就了两岸经贸关系严重的不平等属性,以及单向利益输送的必然性,这也是造成台湾对大陆巨额贸易顺差(2008年为774亿6000万美元——编按:约1077亿新元)的重要原因。
  两岸签署ECFA能否改变这种不平等和单向利益输送的格局,开启两岸经贸对等双赢的新局面?以我判断,绝无希望!
  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称,两岸签署ECFA会坚持“三不”,即:不矮化主权、不开放大陆劳工、不扩大农产品进口。台湾当局经济部也在通过“合理”规划“早期收获”清单、控制实施步骤等具体手段对台湾工业实施保护。从道理上讲,台湾当局强调台湾优先和保护台湾利益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是,台湾坚持保护的所谓“台湾利益”,相当一部分是其“不平等获利”。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大陆当局出于某种政治目的,不计成本、粗枝大叶让步,才是不断膨胀的台湾胃口得不到遏制的主因。建立在如此两岸情势下的ECFA,必然导致更大程度上的不平等,以及继续扩大的单向度利益输送。
  其实台湾学界对ECFA性质的认知还是很清楚的。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江岷钦教授认为:这个协议(指ECFA)的一些限定,比如大陆的优势产业不可以到台湾来,是不平等条约,几乎都是片面的优惠台湾。如此浅白ECFA属性,恐怕地球人都能明白。
终结“劫贫济富”的畸形两岸经贸模式
  大陆当局之所以主动建立两岸之间单向优惠的畸形经贸关系,并有可能在ECFA协商中继续退让,主要源于其谋求两岸统一的政治动机。在这方面,我非常同意阮永松先生的观点(《不能让ECFA压垮大陆民企》,见2010年1月8日《联合早报》)。两岸统一的核心问题是制度问题,是专制和民主水火不能相容的问题。大陆当局试图以经济怀柔的方式笼络台湾、进而推动两岸统一,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幻想。只要大陆坚持专制体制,不断加强言论控制、不充分尊重和维护人权等违背普世价值的行为,海峡两岸就只会渐行渐远。只有当中共肯于节制本党利益、成全民族大义,推进大陆民主化进程,逐步建立两岸统一的共同价值基础,甚至允许台湾以民主化的形式统一大陆时,两岸统一才可能水到渠成。
  从经济方面看,两岸不平等经贸关系的本质就是“劫贫济富”。台湾2008年人均GDP就已经超过1万7000美元,而同年大陆人均GDP才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台湾早已达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而大陆才刚刚跨出中下收入水平国家行列。按照对外贸易的惯例,通常都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给予落后地区以优惠待遇。而两岸经贸关系却正好相反,相对贫困得多的大陆,单方面给予台湾以大量的优惠,形成“劫贫济富”的利益输送!
  问题是,大陆在表面(总量)强大的同时,伴随着区域发展严重失衡、贫富分化超越警戒线、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和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十分薄弱、贫困人口依然十分庞大(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拥有2亿5400万贫困人口——即:每日生活费支出低于1.25美元)等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大陆并没有“劫贫济富”的本钱;继续“劫贫济富”只会更加严重地伤害大陆民众的利益。两岸应该尽快终结“劫贫济富”的畸形经贸模式,建构对等双赢、共同发展的经贸新格局。
大陆应避免重演       “政府请客,民众买单”
  不难看出,台湾急于签署ECFA主要基于经济原因,与政治风马牛不相及。台湾当局寄希望于签署ECFA,能够为其与其他国家之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铺平道路,进而避免台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命运,这是关乎台湾前途的重大利害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讲,台湾实际上已经做好了为签署ECFA做出让步的准备。因此,这也正是大陆调整两岸关系,推动两岸经贸走向对等双赢(对等限制、对等开放、合作双赢)难得的重大机遇。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大陆当局仍然抱持政治幻想,一味坚持“劫贫济富”出卖大陆民众利益,的的确确就不能不让人怀疑当政者的思考水平和执政立场!
  迫于在野党的激烈反对,台湾当局为保证顺利推动ECFA,除了加强宣导、沟通民意外,还加强了对ECFA影响及对策的深入研讨。台湾当局经济部长施颜祥日前宣称,为保障弱势产业与降低ECFA的冲击,经济部除了逐年编列950亿元新台币(编按:约41亿5600万新元)协助产业转型与升级(其中包括450亿元新台币的劳工救助金)外,在正式ECFA洽谈中,将把重点放在货品贸易、服务贸易早期收获的内容上;而在早期收获开始降税前,不排除制定临时产地原则,并保留部分税率及关税配额等。
大陆尽快清理外商外资优惠
  与台湾当局精细化操作相比,大陆当局显得不动声色。总体而言,只要操作适当,ECFA对两岸都是利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两岸所有产业和所有人群都是利好,必定会有一部分行业和一部分人利益受损。台湾当局直面ECFA冲击,对受损产业和劳工进行保护和补偿,使经济进步的成本不独由受损的行业或个人承担。大陆对此好像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这大体上也符合大陆当局的一贯作风。无论是国企改制(工人下岗),还是加入WTO或中国东盟(亚细安)自由贸易区,大陆其实都在重复着同一个模式,经济进步的成果属于全社会,而经济进步的成本却由受损行业和个人承担,这种典型的“政府请客,民众买单”的模式不知道改变了、甚至毁掉了多少人的命运。
  大陆当局应该借鉴台湾精细化运作模式,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和ECFA的影响统筹考虑,实施适度的产业和劳工救助政策,扭转“政府请客,民众买单”的局面,促进经济与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公平。
  在大陆,外资(包括港澳台)企业享受税收减免等“超国民待遇”,国有企业享有政府赋予的垄断特权及其它无形优势,在这两类不平等竞争、强大对手的不断挤压下,民营企业的处境已经十分艰难。如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已经正式生效,ECFA实施也只是迟早问题,这些协定的实施,客观上使民营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失去了关税屏障,直接面对来自境外企业的“平等竞争”,大陆民营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腹背受敌、四面楚歌的窘境,尤其是弱势产业的民营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致命的打击,并可能由此引发相当数量的失业。
  针对当前的情况,大陆当局除了如前文所述,应该对弱势产业和劳工进行有效救助外,还必须尽快清理外商外资各种形式的“超国民待遇”,规范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让所有类型的企业一律享受平等“公民待遇”,或者直接让所有企业享受与外商外资同等的优惠政策,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唯有如此,大陆民营企业才有可能走出腹背受敌的困境,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要支柱。否则,后果的严重程度有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最后,不管说到哪儿,我依然对大陆抱持悲观的态度。我通常不敢相信大陆当局能够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出手,保护大陆民众的利益。一个碍于自身或集团利益纠葛的执政党,很难痛下决心处理棘手的问题,而时机往往在犹豫不决中失之交臂。我很悲观地预见:在一个可预料的将来,一个高度不平等的ECFA必然将在各自标榜的两个“现代”政府之间成功签署。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

Saturday, January 16, 2010

【ZT】从拉萨——乌鲁木齐到谷歌的退出


来源: FinAid 于 10-01-16 01:40:44




本人在河里无证潜水了1年,接着领证潜水了1年,之后又打了一年酱油。作为一个资深的爬墙爱好者和日本生活片业余鉴赏者本来是无意做发表主题这样的辛苦活滴。但是看到诸位对谷歌事件的议论再加上最近闲的蛋疼所以斗胆来说2句。

本人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虽然现在的工作基本和它没啥关系了,但网龄却10年有余,能随意漫游世界的自由网络环境是美好的,我对网络收紧是失望无奈的但却又理解并支持的。

因为在中国不会有人刻意剪切一个假视频来挑动美国或欧洲的白人和少数裔之间互相仇杀,但在境外控制的大型视频网站上挑动汉藏和汉维的东西不但有而且被支持被刻意宣传,拉萨那次是初次尝试,到了75他们操作已经很熟练了。75前在各论坛QQ群里(主要是新疆地区)大到杀人视频小到学校食堂牛肉其实是猪肉这样的谣言漫天飞,由于其他几个网站国内不能登陆所以这个流程的中续环节基本都是通过谷歌运做的(尤其是藏语维语,中文搜索引擎远比不上谷歌所以也控制不了),新疆断网是亡羊补牢的无奈之举而已。在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对抗中中国毕竟还只是守势而已,这样的情况下吃相难看点也是无奈,就好比足球赛中防守一方只能拼抢凶狠点,动作大点,样子狼狈点因为控球权不在脚下啊。这次网络收紧的直接原因就是75,JY的口水TG才不怕基本上这些口水能把大量BKC喷成 HKC。一年被蛇咬这一口还真很痛的。

而近年来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使攻守之势渐趋改变,美国也不傻心里也焦虑,谷歌的退出估计只是个开始,后续行动就看希拉里怎么搞了。

至于谷歌退出中国的影响是没什么担心的,了解网络生态结构的都知道,电影游戏打酱油才是大头,泡论坛娱乐八卦是主力,常泡论坛的还都是各大论坛都泡的,里面水分大着。所谓网络舆论只要不涉及到民生等切身利益其实都掀不起大风浪,在房价教育就业等问题面前那就不是盘菜。说句实话依我看如果开心农场退出中国造成的风波绝对比谷歌的要大。

说道底哪天西方那帮孙子不得不认命的时候真正和谐自由的网络世界才会有。把球抢下来先,防守动作大点下脚黑点我也支持了。

Friday, January 15, 2010

海地地震美国捐了1亿美元,四川地震美国捐了50万美元

海地地震美国捐了1亿美元,四川地震美国捐了50万美元 2010-01-14 22:48:37

作者:hualuo1234 提交日期:2010-1-15



今天上午看新闻,海地地震美国捐了1亿美元,刚才查了查四川地震美国捐了多少呢?50万美元!!!!!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捐多捐少我没意见,钱是人家的,但看不惯的是美奴的可恶嘴脸!
  
  
  那些标榜美国民主的人士,当时发帖解释美国go-vern-ment不乱花纳税人钱的人士,解释解释啊!!!!!!!
  附:对比中国汶川大地震和美国飓风时世界各国的捐款
  虽然这个主题和我们的汽车论坛并无多大关联,但是俺看到后很是感慨,补充转发一下让大家看看比较一下,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比美国的飓风无论是经济损失还是生命的损失都大的多,但是国际援助的动作大小确实是两码事(美国的表现已经不用再说!!!)。(数据截止5月21日,有误或不全请大虾们批评、补充、更正)
  请看一些典型的:
  1、无耻鸟国:
   一,科威特:中国地震-至今无动作——美国飓风1亿美元(现金)+4亿美元的石油共5亿啊!
   二,卡塔尔:中国地震-至今无动作——美国飓风1亿美元(现金);
   三,韩国:中国地震-100万美元(资金及物资)——美国飓风3000万美元,果然奴像十足!(棒子们的网上评论想必大家都看过,两个字—无耻!!!);
   四,澳大利亚:中国地震-至今无动作——美国飓风760万美元, 最新消息是100万澳元,总理陆克温和中国的关系是很不错的,但是动作太慢了点金额也小了点,但是救援人员还是不错的;
   五,巴林:中国地震-至今无动作——美国飓风500万美元,中东地区的产油小国,也是美国走狗之流。
  2、真心援助国:
   一,沙特:中国地震5000万美元+1000万物资——美国飓风无动作(2.55亿是沙特境内的美国石油公司所为,非政府);
   二,俄罗斯:中国地震:四批物资,两批已抵达,救援人员有目共睹,新任总统今日开始访华,毕竟是战略盟友啊——美国飓风无动作;
   三,挪威:中国地震2000万挪威克朗(约合390万美元)——美国飓风154万物资;
   四,西班牙:中国地震100万欧元(约合154万美元)西班牙电信1000万元人民币——美国飓风无动作;
   五,日本:中国地震500万美元,现在民间还在募捐,电视上连小商店柜台上都有募捐箱,首批救援人员,鞠躬尽瘁的表现,当然也不排除其他政治因素——美国飓风100万美元(现金),发电机;
   六,英国:200万英镑(一百万英镑援款及一百万英镑物资)——美国飓风方便食品未有资金(这个美国同盟,这次后来终于多少还算有点人样);
   七,巴基斯坦:援助300顶帐篷、500条毛毯、1000张塑料布、3吨饮用水和4吨药品等,价值约100万美元——美国飓风时地球人都猜得到;
  八,朝鲜:10万美元,看看他们自己现在每天都在饿死人,那是勒紧了裤腰带给的啊,虽然有矛盾还是自家兄弟啊!
  补充:由意大利政府提供的价值超过150万欧元的第一批救灾物资运抵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据悉,意大利救灾物资共分三批,第一批以帐篷为主。第二批预计将于18日晚运抵成都。意大利援助很低调,与中国关系还是比较好的,相比德国(76万美元)、法国(38万美元)那些真小人才发现人家的援助不小!对于同样低调而未能列入的国家和地区表示歉意,本人已尽力搜索了。
  另:越南20万美元,不知是否已经到位,等等
  莫桑比克 4万人民币 (注:莫桑比克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均日收入仅0.2美元。)
  沙特 5000万美元现金和1000万美元物资
  俄罗斯 400万美元物资
  美国 50万美元现金 (注:2005年美国飓风,中国向美国捐款510万美元)
  日本 5亿日元的紧急无偿资金和救援物资
  韩国 100万美元
  英国 100万英镑
  法国 25万欧元的抗震救灾物资
  德国 50万欧元
  波兰 10万美元
  挪威 2000万克朗(约合400万美元)
  丹麦 75万丹麦克朗(约合15万美元),超过100万丹麦克朗(约合20万美元)的救灾物资
  西班牙 100万欧元加7吨药品支援
  比利时 65万欧元
  希腊 20万欧元
  爱沙尼亚 50万爱沙尼亚克朗(约合49000美元)
  越南 20万美元现金
  联合国难民署 5万美元现金
  朝鲜 10万美元
  加拿大 民众捐多少,政府跟捐多少

Thursday, January 14, 2010

外資拋售辦公大樓 陸資企業搶購

外資拋售辦公大樓 陸資企業搶購
http://news.sina.com 2010年01月13日 08:03 中國日報

  (上海十三日電)去年中國大陸房地産飆漲,讓在上海的外商投資機構積極將過去買的辦公大樓脫手套利。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麥格理、凱雷、雷曼兄弟等金融公司已經相繼將手上辦公物業大樓陸續拋售,最近則是投資銀行的高盛和德商的SEB拋售手中的辦公大樓。2004年外商投資機構搶買上海辦公大樓,現在几乎全轉手給陸資企業,帳面獲利至少達到1倍。

  先前高盛已經將其在上海的一棟辦公大樓「高騰大廈」易手,最近又有消息指出投資銀行高盛正與上海復地集團洽商出售其持有的上海花園廣場。

  根據上海「東方早報」報導,轉讓價格在每平方公尺2.5萬人民幣(下同)左右,總價將達到24.45億元。這將是一筆操作相當複雜的交易,由於其中涉及幣值轉換以及諸多股權結構性問題,交易完成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

  資料顯示,2007年4月,高盛以1.9億美元(當時約16億人民幣)收購位於虹橋地區的酒店式公寓及別墅項目上海花園廣場,總計建築面積9.78萬平方公尺,包括用於租賃的53棟別墅及9棟酒店式公寓樓。

  復地集團則表示回應是,如果有這一筆交易,將會有公告發布。

  另外,來自北歐的老牌金融集團SEB名下地産基金SEB Immobilien也將2006年底從麥格理手中接盤的新茂大廈(已改名鉑金大廈)成功轉手,這筆交易的成交價格接近24億元,單價約為每平方公尺5.5萬元。2006年德國SEB金融機團是以2.5億美金買下鉑金大廈。

  在去年上半年成交的一系列整體收購案例中,中資的投資一定程度上沾了金融危機的光。去年6月完成的上海盛邦國際大廈(原福海商廈)專案出售協定中,香港資本策略投資有限公司僅以不到55%的價格收購了已破産保護的雷曼兄弟在盛邦國際大廈的權益,並重新包裝最近將推出上市。同樣的,潘石屹表示,公司經由大摩收購的東海廣場同樣也溢價不多。

  到了最近幾宗交易,外資虧本的買賣已經被大幅盈利所取代。2009年中國樓市的持續火爆讓外資投資者們分享到了難得的利潤果實。以高盛賣上海花園廣場給陸資地産集團來看,加上人民幣升值的因素,兌換成美元來計算,即使對於3年租金收益忽略不計,高盛的上海花園廣場接近3年的地産投資也將給其帶來100%的帳面收益。而如果考慮地産基金所採取的槓桿操作,利潤率將會更加驚人.

Wednesday, January 13, 2010

那是一篇散布汉奸言论的文章 2010-01-12 09:56:26

那是一篇散布汉奸言论的文章 2010-01-12 09:56:26

钱昆源 2010-1-6

那是一篇散布汉奸言论的文章

新年元月5日上网,看到凤凰网上一篇文章,那是一篇散布汉奸言论的文章。作者引用美国核武器来恐吓中国人,作者引用美国人的话,说中国人在反抗侵略时,使用新式武器反舰弹道导弹,将引起美国核武器报复。现将网上这篇文章主题部份摘录如下:
“凤凰资讯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港媒:对美发射反舰弹道导弹将招美核报复

2010年01月04日 09:50环球时报

过度自信的中国在爆发冲突时若发射反舰弹道导弹,很可能会让美国或俄罗斯误判为遭到核攻击,从而对中国展开同类报复。

在爆发冲突时发射反舰弹道导弹,很可能会让美国或俄罗斯误判为遭到核攻击,从而对中国展开同类报复。美国人埃里克森称,解放军对中国控制事态升级的能力表现得过度自信。“中国之所以过度自信,是因为中国的战略家从未经历过诸如古巴导弹危机那样的痛苦经历,因此对战争迷雾缺乏认知,意识不到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这篇文章还用大量内容介绍美国核力量的图片,来证明美国核军事力量强大,中国只有屈服。凤凰网是箸名网站,登出这篇文章是否用意?送个反面教材?供批判用的“活耙子“?

在历史上美国从不敢对中国动用核武器。中国与美国的军事较量已经多次了。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将美军打回“三八线“,美国将军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没有打胜的停战协议上签字。当年也要动用核武器来恐吓中国人,中国人不怕。一样将美军打回“三八线”去。

在越南战场上,当年美国军队在越南打仗,中国人通知美国人,美国军队不能越过南越与北越之间的分界线。美国人听话。只到美军被赶下大海,越南战争结束,美国军队也从不敢越过南北越之间的分界线,因为美国人担心再与中国军队交战。

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以前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援助武装印度10多个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援助武装印度空军大批飞机,印度总理要印军“大胆北上“,侵略中国。全世界最强大的两支武装力量集团,共同联合支持印度打中国,当年中国人说“帝(美国)修(前苏联)反(印度)一起上来打,中国人也不怕”。中国人还说“只要打掉印度军队三个师,印度今后三年也不敢动手。”结果是中国军队打掉印度三个师,印度已经九年也不敢再言动手了。当年还有个小故事:担任迂回包抄任务的部队,冲到印军后方内地,一个小战士拿望远镜看了后大叫“我们打到美国了!”连长说,美国与中国之间有个太平洋,我们还没有渡海,没有打到美国。小战士说,从望远镜中看到城堡的金顶了,连长说那是印度古代王朝的城堡。在中国军队通向印度首都的方向,印度已经没有重兵守卫了,印度总理一天发8个电报,恳求美国总统,美国战略空军出动,保卫印度。当年美国空军没有敢出动,美国也怕了,空军都不敢出动,更不用说动用核武器了。中印边境战争结束后,鼓吹大胆北进的印度总理不久就病死了。被打怕了,现在印度人还记住这个教训。近来印度有人鼓吹再攻打中国,查了一下,是几个说话不算数的小狗头军师说的。印度当权者说,印度再言攻打中国,等于自杀。

中国已经不给任何国家对中国动用核武器的机会了!当今中国已经有了核武器,中国核力量没有美国多,但是中国核力量可以打到世界上任何地方。从军事理论上讲,中国核力量已经锁定敌国经济,军事,交通战略重点城市,几百个核导弹弹头已经锁定上百座敌国战略重点城市,中国核报复力量将能够灭掉这个国家的生存命脉和根本。我们不需要打掉敌国的几十个几百个核军事基地,浪费核弹头。用核弹头打它100多个战略城市,比打它的核武器基地更容易,方便。不要那么高的精准度,而战略效果更好。如果美国有人说要将中国的城市实行“焦土政策”,中国军事将领要通知他们,将他们的国家打退回到“石器时代”。

如果发生世界核大战,只要升起的核烟云包围地球7天,阻挡太阳光照进地球送给热能,这样每天气温将下降7度,白天与夜晚温度平均相差7度,连续下降7天共49度,地球将回到冰川时代,动植物和人类基本灭亡。这就是“核冬天理论”大意。如果发生世界核大战,没有胜利者。核大国对没有核武器国家发动一点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因为对方没有还手能力,这有可能。

出现汉奸言论文章的时代背景。2009年,中国首先从全球经济危机中走出来,2009年中国经济总量GDP超过日本,世界第二,出口总值超过德国,世界第一,基本已成定局。中国的发展强大又再次成为欧美日等大国“关心”的重点,在新的一年,2010年中美两大国的冲突有否可能发生?如何遏制中国发展?西方学者和汉奸学者纷纷出谋划策,“恐吓中国人”是个老办法。这次作者又引用上个世纪古巴导弹危机事例来说明美国强大,前苏联屈服,来教训恐吓中国军队。对于那次古巴导弹危机,中国人当年就有定论:“这是胆小的投机者的下场”。今天的中国不是当年的前苏联。

美国驻华使馆降下星条旗。美国在南斯拉夫,炸死三名中国驻南大使馆工作人员。激恕的中国人民奋起抗议。在当时国外主流媒体中,有两张引人注目的照片,一张是美国驻华大使在破碎窗户后,恐惧的望向窗户外游行群众。另一张是在游行队伍中有一个青年,高举一面大旗,上面写着”把原子弹扔到美国去!”。美国政府紧张了,在三名中国人遗体运回中国首都时,美国驻华使馆降下国旗星条旗,降半旗表示陪罪。美国军队在全世界杀死多少平民,几万人,经常乱杀死平民,他们从不道欠认罪,更不用说降下美国国旗陪罪。可是在中国人面前不行!中国人不可侮!

不识时务的英国首相。中国人应该有的自豪感,被洋人骂为“高度过度自信”,中国人有点爱国主义,被洋人骂为“民族主义”。不久前有五个中国人联合编写一本书[中国不高兴],也被洋人洋奴才骂为“民族主义典型”了。2009年,一个英国人来中国贩毒,带来的毒品能够杀害26000中国人,依中国法律是死刑,祯处死了。英国首相不仅没有向中国人道欠,反而还对中国提抗议。这个英国首相太不识时务,还认为今天的中国政府是1840年鸦片战争时代的腐败无能满清政府,还认为他可以像他的祖先一样教训中国人要买英国的鸦片毒品,这个首相也太可悲了!太不自量力了!要查一下这个人是白痴?还是在作秀?

给凤凰网一点建议:那篇汉奸言论文章的作者是何人应该写清楚,不能用“港媒”来代替,这个人的汉奸言论不能代表香港媒体的主体主流。也不应该有传布汉奸言论文章的平台,建议凤凰网要关心和抓住舆论的主导权。

Tuesday, January 12, 2010

孙哲受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孙哲受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新闻中心讯】孙哲,1966年1月生,1984年考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1990年赴美留学,200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暨政治学博士学位。



  在美10年期间,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和新泽西州兰普大学美国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讲授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东亚政治及中国外交等方面课程。

  2000年8月作为 “杰出人才”回国服务,担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主持“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议会政治”等国家重大课题研究,讲授国际关系和比较政治学科课程,如美国政治与经济、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中国外交与台湾问题、议会政治等。

  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及美国政治与外交方面的研究工作。迄今撰写并发表了10部有关美国政治、中美关系及比较政治方面的著作。其中《左右未来:美国国会的制度转型和决策行为》被国内多所大学列入 “美国研究”核心参考著作。其他已出版的学术专著、合著及主编著作有:《新人权论》(大陆及台湾版)、《独裁政治学》(台湾版)、《美国国会研究:I》、《美国国会研究:II》、《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案例与分析》、《权威政治》、《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崛起与扩张:美国政治和中美关系》、《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美国研究丛书》(7本)等;译著有《一致与冲突》。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重要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上百篇。

  2007年5月调入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担任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自《新清华》1706期

中国大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崩溃 市场僵局

中国大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崩溃 市场僵局

--------------------------------------------------------------------------------

广州日报 2010-01-11 16:52:32

昨日,中原地产发布上月二手住宅指数月报。数据显示,上月,国内二手住宅市场出现微妙变化:一线城市房价继续上扬,但成交量却全线下跌。中原监测数据显示,12月份各地新增购房需求大幅回落,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研究经理瞿安新认为,目前市场观望情绪正在蔓延,二手房住宅市场陷入僵局。预计一月至二月下旬的春节前后,国内二手房市场成交量仍将继续走低,甚至可能大幅下滑。到时,国内越来越多城市的房价将有可能下探。

  中原的调查数据显示:去年12月京、沪、穗、深、津五大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延续全年楼市的惯性继续上扬,环比涨幅均超过2%。上海涨幅最高,达3.88%;广州位居第二,为3.23%。因此,近期二手住宅市场卖方心态仍然较为坚挺。不过,“营业税征收年限2改5”对二手住宅市场影响仍较为显著。

  五大城市二手房住宅市场成交量正在全线溃退,深圳下跌幅度最大,达到21.55%,北京次之,为21.38%。北京、深圳和天津三城市的成交量下滑幅度均超过20%,上海和广州下滑幅度相对较小。

  相比较,租金回报率再创新低。五大城市中仅有广州租金回报率超过3%,其他城市均不足3%。天津租金回报率首次跌破3%至2.99%,在五大城市中成为第四个租金回报率不足3%的城市。
关于捐款的几句废话:张磊直追韩寒


来源: FinAid 于 10-01-11 18:32:07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1)整段表白,透露出的就是一种极强的精英傲慢:精英对草民的极度蔑视和“立规矩”:告诉你们这帮土人,我是最优秀的,我样样都优秀;我我挣的钱,爱怎么花怎么花,就要给你们开开眼界,这帮愚民!气度已经自追韩寒了。

2)一种成功者极度膨胀的心态和对大众极度的无礼。当然还有借机自我宣传、自我炒作,省了marketing的费用。

3)我把张磊的事情讲给我老板听,他自摇头,说他很silly和arrogant。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尤其这个行业,高手如云了。张磊这么做,真的是算开天辟地了。

4)还回应了我的一个理论:55-70年代这帮人,受五四运动极度鄙视愚民/动辄要免费“启蒙”的思潮影响,基本是没有国家观念,极度投机,废掉了。

简单举一个例子。一个89年北大毕业的大款,40多亿净资产,在A股有三个上市企业。利用政府关系,贱价收购大量矿产,然后打包注入美国上市企业,完成财富转移。

这个人和张磊/李录等等,将来是要执掌中国命运的大款。等到中共中央弱化之后,做起乱来,那就是中国的灾难了。

有人把希望寄托在80后,中国恐怕没有这个命数了。80后都成了这些55-70年代的房奴/性奴/这个奴那个奴,到时候又要搞革命了。总之,接触的这帮人越多,我越绝望。

Monday, January 11, 2010

捐款耶鲁的张磊钱是哪挣来的zt
来源: 跑路 于 10-01-10 18:36:06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不用说这哥们是个成功人士。他这个钱要是从美国市场赚来的,我除了敬佩还是敬佩。然而,从他自己的介绍来看,这哥们捐的钱是从中国赚来的:

Lei Zhang ’02, Managing Partner, 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I was born in 1972, in Central China, during the heigh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y the time I went to university in 1989, the country was opening up, but there still wasn’t much choice for people, whether it was the goods in a store or where they could go to school. I finished first out of about 100,000 in my province on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This allowed me to go to 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 where I studied international finance. I didn’t even know what international finance was. I just knew it was what the best students studied.

By 1998, when I applied to graduate schools in the U.S., more and more Chinese were studying abroad. I got into a number of great schools, but I chose Yale for a couple reasons. For one, it was the only school my parents had heard of. Throughout China, people know and respect the Yale name. It’s actually one reason I want to give back to the school. Yale has been helping China for more than 100 years. Many Chinese leaders were educated at Yale. But the relationship has been one-way for too long and I want to help change that.

It’s no overstatement to say that SOM changed my life. I learned so much there, and not just finance or entrepreneurship. I learned about freedom and the spirit of giving, which to me is a great reflection of the American spirit. I took a year off while at SOM and launched an internet startup in China. This was just before the crash, and when the internet bubble burst, I returned to school. I did some work with David Swensen at the Yale Investments Office and Emerging Markets Management in Washington, D.C., both of which gave me invaluable experience. I moved back to China in 2005 to start my own investment fund. We started with $30 million and we currently manage $2.5 billion. 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 named for Hillhouse Avenue in New Haven — is the biggest independent fund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