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BluelightChinaStock

BluelightChinaStock

BluelightChinaStock是一个记载,关心中国大陆股市发展前景& 投资机会的BLOG. 本BLOG所有内容纯属个人意见,决不能用作你的投资建议. 欢迎交流投资心得和见解! -Blue

Tuesday, May 17, 2011

中國媒體觀察:對日本走出同文同種誤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6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東方財富網刊載作者彭曉光發表在環球財經的文章說,這次日本海嘯與核危機,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本著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向受災的日本人民提供了大量援助。

  同時,日本這場危機也給中國提供了客觀真實認識日本的契機,中國偽自由派在這場危機中的表演,證明了他們不僅不能客觀認識日本,還對穩定發展中日關係構成了障礙。

  我們認為,不僅要擺脫偽自由派的新蒙昧主義說教,更需要走出“中日同文同種”潛意識誤區,我們才能真正客觀認識日本,才能真正建立冷靜理性長遠的現實主義中日合作關係。

  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日本的援助

  持續至今一個多月的日本海嘯地震與核危機,是日本社會遭遇的一場巨大災難,中國政府和人民支援了日本大量的資金和救災物資,還派遣了救援隊,給日本人民和在日中國公民提供了有目共睹的援助,這一切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偉大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

  中國自由派“百年邊緣”宿命的重要原因:

  遭到偽自由派的挾持

  中國存在著披著“自由主義”外衣的人,他們相當活躍,不僅激烈地反國家反民族反公眾反體制,還無限推崇支持美國西方的資本霸權、軍事霸權和軍事侵略行為,他們是地地道道的偽自由派。

  中國自由派之所以淪入“百年邊緣”的歷史宿命,很大原因是因為受到了偽自由派的挾持。但是因為同樣推崇美國西方的體制,他們本能地不願批判美國西方的資本霸權、軍事霸權和軍事侵略行為,大部分自由派人士對偽自由派的挾持,如果不是全面支持的話,至少是表示出了很大程度的默認與寬容。

  偽自由派“三炮”向日本發威:“理性的公民、高效透明的民選政府、自由的媒體、完美的救災”

 日本海嘯剛一發生,中國偽自由派就按他們自以為是的信條把上述表達送給了日本,但事態卻以最快的速度走向他們描述的反面,繼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神話再次破滅,偽自由派拖著整個自由派淪為了廣大公眾的笑柄。

  “三炮部隊”是年輕網友們根據他們一系列事件的表演,送給他們的調侃綽號,諷刺他們威力巨大,“誇誰誰垮”。

  所謂“理性的公民”,這次更多表現出來的是冷漠和聽天由命;所謂“高效透明的民選政府”,這次充分表現的卻是官商一體和隱瞞真相,而且軍迷朋友們都知道,這在日本是有“傳統”的,二戰中日本大本營和政府的戰爭公報很多就是個笑話;所謂“自由的媒體”,在中國突發事件和救災中要求“造謠自由”的偽自由派,面對日本政府對媒體和網絡的嚴厲審查,非常“政治正確”地表現出了集體沉默。

  “三炮”向中國發威:“面對日本,你只能慚愧”,“日本地震是對中國人性的一次體檢”

  與此同時,偽自由派“三炮”不忘在第一時間,以他們自封的、廣大公眾根本不屑一顧的所謂“道德優越感”,向中國國家和人民發威,要求中國人民面對日本感到慚愧,感到自己國民素質不如日本,感到中國的體制遠差於日本。但是由於日本危機的事態發展過程,結果當然是可想而知的。

  不可否認,面對日本的災難,極少數網友們基於歷史原因,表現出某種幸災樂禍的態度。但是,美國、歐洲、韓國、澳大利亞的網絡上也有不少認為這是“報應”的言論(或因珍珠港、或因日本侵略歷史、或因日本捕殺鯨魚等等),而且因為日本關東與關西的長期情緒對立,阪神大地震中關東人不忘諷刺挖苦關西人,這次關東也遭到了不少日本關西網民的反擊挖苦。

  如果說這是問題,那顯然這也是“國際主流文明社會”共同存在的網絡輿論問題,偽自由派企圖選擇性地忽視這點,單獨向社會販賣什麼中國“國民素質論”偽命題。可惜在互聯網時代,這一切都是徒勞的。

  中國有三炮,遺世而獨立。一贊傾人城,再贊傾人國

  偽自由派利用日本災難的機會,企圖掀起一場反國家、反體制、反公眾的輿論宣傳戰,結果卻被廣大網友們以上述調侃輕鬆瓦解,這使得中國主流輿論能夠不受偽自由派干擾,以理性的態度去表達對日本人民遭遇的同情,去表達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這個事例,充分證明了毛主席的偉大論斷:“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

  “三炮”的中國與世界叙事模版:

  “外國的月亮都很圓,中國的事情都很懸”

  偽自由派幾十年、上百年如一日,不顧歷史與現實的事實數據,在任何場合都鸚鵡學舌般重複著上述標準模版,一再證明著廣大公眾對他們的基本論斷:中國自由派之所以淪為“百年邊緣”的歷史宿命,主要原因還不是因為立場問題,而是因為水平問題,特別是扮演反面教員的偽自由派的水平問題。

  素質低下,缺乏人性:

  偽自由派把災難、人性當成了販賣私貨的工具

  偽自由派毫無事實邏輯地讚美日本政府救災,目的就是為了他們永遠不變的目標:攻擊中國的體制。在這裡,日本人民的苦難被他們當成了販賣私貨的工具。

  日本政府這次既隱瞞真相又糟糕無能的救災表現,已經引起了廣大日本人民和其他相關國家人民的極度不滿甚至憤怒,如果把偽自由派“三炮”的言論放到日本互聯網上,他們肯定會被日本網民罵成拿了日本政府錢的“日元黨”,“素質低下,缺乏人性”。

  換句話說,偽自由派的言論,實際上對穩定中日民間關係起到了破壞作用。

  面對自己製造的鬧劇,偽自由派習慣性地像國軍一樣“勝利轉進”,開始大談利比亞問題和“人權高於主權”,可惜由於利比亞問題的複雜,他們還是陷入了分不清東西南北的困境。

  中國認識日本的最大誤區:“同文同種”潛意識

  相鄰的地理位置,徐福三千童男童女的傳說,日本京都的仿唐建築,日本廣泛使用漢字等等,造成了中國的“中日同文同種”深層潛意識,並讓中國自覺不自覺地把這個潛意識誤區當成了認識日本的前提。

  我們認為,“中日同文同種”潛意識這個誤區,導致了中國始終難以真正客觀認識日本,即使日本是近現代史上給中國造成最大災難的國家。

  中日兩國社會確實存在很多相同與相似性,但不要忘了,日本歷史至今從未真正被納入過中華文明的政治框架,歷史上日本民族的思維行為方式更接近北亞薩滿地區而不是中原地區,日本多神的神道教,等級森嚴的“士農工商”社會,存在了上千年的職業武士集團,同科舉文官制度建立後的中國社會是完全不同的??

  歐美社會的傳統與中國有很大差異,但中國人潛意識里是認可這點的,日本同中國在某些重要思維行為領域的差異,甚至遠大於歐美同中國的差異,但中國卻對日本存有“中日同文同種”潛意識,這造成了中國客觀認識日本比客觀認識歐美難度還要大得多。

  走出“同文同種”潛意識誤區,是中國客觀認識日本的前提。

  歷史上中日關係的最大不對稱:

  中國成為亞洲大國不需要占領日本,而日本成為亞洲大國的前提是侵略中國

  這個最大的不對稱,是由中國與日本的地緣與幅員差異所造成的。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唐朝、明朝時中國在朝鮮半島打敗日本後,日本對中原地區的侵略野心,都被迫收斂數百年,甲午戰爭中清朝在朝鮮半島的失敗,導致日本立刻衝進了中國東北地區,並在不長時間里先後挑起了“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和全面侵華戰爭。

  只有結合這個歷史視野,我們才能真正認識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略決策的偉大意義。

  日本的近現代史觀:

  甲午戰爭、全面侵華戰爭與太平洋戰爭

  日本國會在1995年專門通過了二戰結束50周年的正式決議,這個決議表述的是日本社會主流真實的近現代史觀至今沒有改變,其基本觀點為:明治維新後日本參與了歐美世界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殖民進程,在這個進程中也確實給其他國家造成了傷害,“添了麻煩”(言外之意:這是歷史進程不可避免的組成部分);戰死的日本士兵都是“英靈”,理應受到國家撫恤和日本人的懷念,戰後日本已經成為“國際民主大家庭一員”(言外之意:受害國家不應再抓住日本歷史問題不放了).

  在日本,談論二戰時“戰爭”往往特指對美戰爭,對中國更多用“事變”,談論戰爭結局往往更多用“終戰”,很少提戰敗和“無條件投降”。在深層意識里,日本認為他們惟一的錯誤不是發動侵略戰爭,而是失敗了。

  日本共產黨和大批正義人士,在戰爭中和戰後都始終堅持反對軍國主義戰爭的言行,但是很遺憾,這些正義立場並未在日本占據主導地位,今天大部分日本青年一代對戰爭的典型態度是“和我有什麼關係?我為什麼要反思?”

  “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日本的歷史觀將對中日關係產生持續而深遠的影響,而且由於日本戰後至今被置於美國的支配之下,我們必須認識到,中國影響日本社會歷史觀的力量非常有限。

  至於美國,因為在戰爭中對日本造成的損害遠大於遭受到日本的損害,因為戰後全面支配了日本並希望日本扮演橋頭堡的角色,美國對日本的戰爭罪行認識,本質上抱無所謂的輕鬆態度。

  德國、日本對二戰態度的巨大差異:控制德國、日本的是美國,但控制美國的是猶太人而不是華人

  這才是德國、日本對二戰態度巨大差異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人們常說的什麼德日兩國國民素質問題。當然,因為二戰中德國(而不是日本)是盟國的主要敵人,德國遭受的打擊(包括本土被分區占領及戰後整肅)要遠大於日本。

  猶太民族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奮鬥,支配了美國華爾街和好萊塢,極大地影響著美國的內外政策,並在二戰後複國,這值得人們敬佩,也使他們有能力將二戰中自己的苦難上升為整個西方世界乃至全世界的苦難。而我們中國人的苦難,現在很大程度上還只是我們民族自己的苦難,不管人們接受與否,這就是當今“國際主流文明社會”冷酷真實的一面(當然,我們從不否認當今“國際主流文明社會”存在著進步美好的一面).

  同樣,我們也期待,在非常遙遠的未來,人類文明將達到這樣的高度:“所有民族的苦難都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苦難”。但這只屬於遙遠未來的“國際主流文明社會”,而不屬於今天和明天的“國際主流文明社會”。

  試金石:中國自由派能讓日本對戰爭罪行的態度達到德國的水平嗎?

  為近現代遭到帝國主義列強殖民侵略的廣大受害國人民伸張人權正義,為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遭到西方日本多次侵略的中國人民伸張人權正義,如此艱巨的任務,顯然是脆弱的中國自由派無力承擔的。

  我們只提一個任務:中國自由派能通過自己的理論讓日本對二戰戰爭罪行的態度達到德國的水平嗎?

  我們提醒偽自由派不要試圖轉進到攻擊中國現體制問題上來,因為我們在這裡談的是新中國成立前,在抗戰中死難受害的中國人的人權問題!

  有戰後遠東軍事法庭審判的法理基礎,有“普世價值”大本營美國在,有已成為“普世價值”陣營一員的德國的先例在,中國自由派能以自己理論的真誠,讓他們眼中同樣是“普世價值”一員的日本,在戰爭罪行認識上,哪怕只做到德國的水平嗎?

  我們當然不會強迫中國自由派做這件事,因為我們是理性客觀的現實主義者,但是中國自由派自己要清楚,這是個試金石,他們做不到,他們極力鼓吹的“普世價值”、“泛人性”、“人權高於主權”,就會被中國廣大公眾認為一文不值,他們也就只能延續自己永遠邊緣的歷史宿命。

  那些近現代史上侵略過中國,至今仍占有掠奪的財富和文物的國家,他們的某些政客和傳媒越是攻擊中國的人權,他們就越是會被中國人民當成可恥的騙子,他們自詡的所謂“道德優勢”在廣大中國人民面前就越是顯得可笑。

  偽自由派文人用“新思維”、“泛人性”認識日本是自取其辱

  偽自由派酸腐文人,顯然不敢嘗試上述任務,他們的本事是反過來要求中國人民表現出完全不符合當今“國際主流文明社會”的毫無原則的“寬容”,比如某個記者的所謂“對日新思維”文章,某個導演的所謂“泛人性”的有關南京大屠殺的電影。

  他們的做法只能是自取其辱,既改變不了日本主流的歷史認識,更是對仍顯脆弱的中日民間關係的火上澆油。

  蔣介石國民黨集團所謂“知日派”:

  對日關係一敗塗地

  蔣介石國民黨集團的大批黨政軍要人是留學日本的,很多人還以所謂“知日派”自居並洋洋自得。但歷史證明,不論在大陸還是在中國台灣,他們的對日政策只能以“一敗塗地”來形容。

  如果他們是真正的“知日派”,他們在1927年建都南京後的惟一正確選擇,就是為了抗擊日本必然的對華蠶食和全面入侵,不惜一切代價推動中國的重化工業和軍事工業建設(哪怕不太完整),但他們在這方面的工作甚至做得還不如北洋軍閥和地方軍閥,這只能證明他們是誤國誤民的偽“知日派”。

  更為嚴重的是,他們自己倒是被日本的老師同學做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在軍事戰場上,在招降汪精衛等大批國民黨高官軍官方面,日本軍部都充分利用了上述研究優勢。

  記日記的你——紀念那個雄奇

  蔣介石國民黨集團,不僅對日本,而且對其他帝國主義列強,也一直是“跪著辦外交”(偶爾站起身也是深彎著腰),這倒未必是他們的本意,但這是由他們的階級屬性決定的:反共反工農政策導致他們成了極少數人統治的代表,為了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他們必然走上“對內鎮壓,對外投降”的死路——帝國主義列強早期面對尖銳的社會矛盾,採取了一面鎮壓,一面殖民擴張輸出矛盾的辦法,這對軟弱無能的南京國民政府顯然是天方夜譚。

  但是,最近兩岸的偽自由派文人,一直試圖借助公開的蔣介石日記,搞影射史學,發明歷史真相的行為,進而試圖顛覆中國革命史、中國抗戰史和新中國的歷史。

  這個邏輯顯然很可笑,因為照這個邏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日記里詳細描述征服月球的宏偉計劃,並指望後世人們將自己稱為偉大人物,評價歷史人物顯然應該看他做了什麼,而不是看他在私人日記里寫了什麼(因為這個工作相比前者實在是太容易了).

  對“日記真相黨”行為,龍空論壇的“喧囂有夢”網友填了一首詞(注:本文引用略有個別改動;“雄奇”指蔣,因有網文稱他“堪稱雄奇”;“常公”也指蔣,因某部譯著將chiangkai—shek翻譯成“常凱申”;“空一格”,也指蔣,國民黨行文時空一格表示對其尊重。)

  記日記的你

  ——紀念那個雄奇

  明天你是否會想起,常公所做的日記

  明天你是否會惦記,轉進到台灣的你

  大陸的人已記不起,殲敵超兩億的你

  我也是偶然聽人講,黃金了十年的你

  誰記得多愁善感的你,空了一格的霸氣

  誰把歷史真相遮去,地圖開疆的功績

  你以前總是很小心,用美援去炒地皮

  你也在偶然中提起,對她也誓死不渝

  那時候天總是很藍,記日記一如往昔

  不把你重新娶回門里,我不回故土安息

  誰記得慷慨好施的你,運輸援共的傳奇

  誰又胡編你寫的信,誰把它發微博里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兩岸偽自由派“日記真相黨”的行為,必然加劇中國互聯網上持續多年的“國共論戰”烈度,年輕網友們無法阻止偽自由派歪曲歷史的行為,他們通過輕鬆調侃,客觀上衝淡了這場激烈的論戰,這顯然更有利於兩岸學術界文化界冷靜理性地進行交流。

  戰後日本的真實地位:

  以色列、英國、法國之後的美國四等“盟友”

  戰後美國在全球建立了廣泛龐大的同盟體系(雖然絕大部分盟國被布熱津斯基蔑稱為“附庸”),但是美國的“盟友”是嚴格分等級的,絕不是“自由民主平等”的。

  以色列是一等盟友,惟一同美國平起平坐的盟友,有時美國甚至還要不惜損害自身利益去捍衛以色列的利益,這主要是猶太民族在美國的地位決定的。

  英國(及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是二等盟友,英國基本在所有重大問題上充當美國的小夥伴,美國則在政治、金融、情報、核力量方面給予英國大力支持,並由此形成全球盎格魯-撒克遜英語民族同盟。

  法國是三等盟友,在政治、金融、情報、核力量方面得到美國支持的力度大大小於英國,但法國在某些領域擁有美國默認的有限行動自由。

  日本(還包括德國等),同以色列、英國、法國相比得到的待遇都有質的顯著差距,只能算美國的四等“盟友”,而且基本上難以超越上述三國的地位。

  石原慎太郎:

  日本現在就像一只被(美國)閹割掉的狗

  極端保守的日本政客石原慎太郎的這句話,反映了部分日本人對在美國全球體系下日本的過低地位極為不滿。

  但是,泡沫經濟破滅後,特別是這次海嘯日本神話再次破滅後,認為日本還有可能反抗美國支配的力量在日本將更加弱小,傾向更聽命於美國而忽視其他國家的力量在日本將得到增強,這次日本向海洋排污事先只與美國“協商”,不通報中國、俄羅斯、韓國等國的做法,就是典型的例子。

  日本今天的中國觀:

  基本接受了美國的支配,卻未必接受中國的超越

  這是日本特有的地緣政治困境所決定的。先看一下巴基斯坦的例子,巴基斯坦面積8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2億,伊斯蘭國家中惟一擁有核力量的國家,雖然經濟水平較低,但這樣規模的國家放在其他伊斯蘭大國的地理位置上都有可能發揮地區大國的作用(當然,巴擁有核力量來自於同印度的對抗),但是今天,夾在俄、印、中、美國北約(在阿富汗)中間的巴基斯坦,卻是世界上地緣政治環境最困難的國家之一。

  再看日本,面積37.7萬平方公里,人口1.27億,經濟規模世界第三(與中國幾乎相當,落後於美國),工業科技教育水準位居世界前列,放在歐洲或南美,日本都必然在地區合作中居於中心地位。

  但是現在地緣政治下的日本,東面是超級大國美國(並不遙遠,因為美國支配了日本),北面是占領了北方四島的世界第二軍事大國、核大國俄羅斯,西面是經濟規模趕上日本、人口13億的獨立政治經濟軍事大國中國,中日之間的朝鮮和韓國,民族主義矛頭主要指向的也都是日本(或許只有中國台灣地區常常表現出出乎日本人意料的對日好感).

  除非日本完全放棄了地緣政治雄心,而甘當“放大版瑞士”,否則,日本越是主動或被迫接受美國的支配,其內心就越是不願接受中國對日本的全面超越。這是由國際地緣政治的現實邏輯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國際關係的本質是“相互力量對比”:

  任何國家都可以低估日本,但中國不能

  現在就斷言日本放棄了所有地緣政治雄心,不僅為時過早,而且很不準確,對中國而言也是危險的。

  國際關係的本質是“相互力量對比”,國家間據此展開了基於地緣政治的經濟、金融、宣傳與軍事博弈,這是人類社會有了國家之後至今,“國際主流文明社會”永恒不變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個基本要求也將一直存在下去。

  中日關係複雜的合作博弈,也無法自外於“國際主流文明社會”的這個基本要素。

  自衛隊真不堪一擊嗎?“我首先是人,其次是日本人,再其次才是自衛隊員”

  中國偽自由派前段時間販賣的“我首先是人,其次是中國人”私貨,這次倒是被日本自衛隊“山寨”了,恐懼危險的日本自衛隊,這次受到的尖銳批評,同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是一樣的。

  但是,日本自衛隊真的不堪一擊了嗎?

  首先,日本自衛隊同二戰沖繩戰役的日軍神風特攻隊相比,顯然很像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城市“宅男”了,但這是世界各國的普遍現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這是經濟發展和軍事技術進步帶來的必然結果,極而言之,現代人個人面對危險的勇氣,顯然無法同徒手與猛獸搏鬥的古人相提並論。

  第二,戰後日本自衛隊的建立,是基於美軍的需要,雖然裝備精良,但本質是美軍指揮下的附屬勤雜部隊,或者如西德首任總理阿登納評價當年的西德聯邦國防軍一樣,是“美國原子騎士的馬前卒”。這樣一支軍隊的軍魂,顯然是無法同美軍、蘇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相提並論的。

  第三,但這絕不意味著,作為美軍重要戰役戰術節點的日軍,在宙斯盾軍艦上操控標準—3導彈(而不用直接面對戰爭血腥)的自衛隊士兵,是不堪一擊的。

  第四,日元依然是美元重要的支持力量,日本工業製造業依然保持了世界頂級水平。

  中國不宜對歐盟式的東亞共同體抱不切實際的幻想

  中國奉行和平發展政策,與鄰為善,大力發展同周邊日、韓及東盟等國家地區的經濟合作。但是,對形成歐盟式的東亞共同體,中國則不宜抱不切實際的幻想:一是中日關係同法德關係本質不同,二是美國不允許。

  法德兩國綜合國力、發展潛力、人口、幅員相差不大,離開了對方和歐盟,法德單獨都難以在國際舞台上發揮作用,兩國在軍事政治上同屬美國主導的北約,歷史上兩國是相互侵略占領過對方,雙方國民看待彼此的心態已較為平和??這都是同中日關係完全不同的。

  所以,以中日(韓)為基礎,建立歐盟式的東亞共同體,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性是很小的。

  結語: 我們中國人對今天和未來的中日關係,有充分的理由表現出自信:根本原因在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完全不依賴中日關係實現法德式的和解以及建立歐盟式的東亞共同體,中國更不需要為此做出過大的民族心理和國際戰略調整。

  僅就中日關係而言,中國需要的只是走出“中日同文同種”誤區,認清現實的(而不是偽自由派歪曲的)“國際主流文明社會”規則,承認中日兩國存在複雜的利益博弈,並據此同日本建立冷靜理性的、甚至冷淡的、專注於利益細節的現實主義合作關係,這樣的中日關係或許才能更加穩健和長久。當然,這僅僅是我們的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