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為何老躲不過金融危機
2008-10-28 08:04:31
此輪發源於美國的金融海嘯,亞洲同樣無法免遭波及,而作為金融體制最為開放的韓國更是首當其衝。
韓國政府於2008年10月19日公布了約1300億美元的大規模金融救援計劃,包括為國內銀行外債提供擔保、向銀行和出口商提供資金。近期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非韓元莫屬,韓國股市市值也在今年縮水超過40%,僅上周五,韓國股市的一天跌幅就超過了10%。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曾對韓國的金融系統造成沉重地打擊。 當年9月韓元對美元匯率跌到了韓國至1990年以來的最低點906:1。 1998年經濟增長率為-5.8%,為以往45年來最大幅度經濟衰退。 1999年韓國銀行業在金融危機中所遭受的損失達到了前所未見的14.48萬億韓元。
似乎每次金融風暴來臨的時候,亞洲最敏感的總是韓國。為什麼韓國仍如此敏感?
歸根究底,金融體制脆弱是韓國經濟系統中最大的問題。短短的10年內,韓國的經濟系統就完成了從一個極端跳躍到了另一個極端的過程。 1997年金融風暴爆發前,韓國的官管金融體制與金融監管空白讓銀行貸款方向和風險都過分集中,也缺乏對風險的應對經驗,從而導致在金融危機來襲的時候,實體經濟和金融系統都遭受到了全方位地打擊。目前的次貸危機帶給整個亞洲的影響相對較小,而韓國仍然受到了重創。
這要從金融危機後韓國的金融體制改革說起。 1997年金融風暴過後,韓國總結教訓後決定在整治內部金融行業的同時,也全面開放金融市場,讓自由經濟為主導,以追求短時間內得到迅速發展,擺脫本國經濟因國家債務問題而受IMF影響的困境。實行自由經濟幫助韓國實現了快速複蘇地過程。 對銀行外資控股比例不加控制的開放式經濟,吸引了相當程度的外資進入, 也促進了本國經濟的活力, 使進出口貿易得到了極大發展。 但是這也導致了韓國銀行系統對外部資金過於依賴, 有對外貿易的企業也對韓幣兌美元的匯率更加敏感, 而這也為次貸危機中韓國的損失埋下了伏筆。
次貸危機發生後,許多韓國銀行的外方控股股東如匯豐、花旗等都被卷入了這場金融風暴, 而韓國市場的高度自由性也為急需資金的國外銀行集團提供了套現機會。 2007年年中至2008年年中的一年時間裡, 韓國市場上累計套現額達到500億美元左右, 巨額的外資撤出導致韓國的股市市值急劇縮水, 韓元在10月9日兌美元的比價也一度跌至1484.9:1。匯率的劇烈變化加重了韓國國內企業的經濟負擔, 也導致了一部分投資外匯期權的機構資金鏈斷裂繼而宣告破產。
目前,有些經濟評論認為,韓國將會是繼冰島後又一個面臨破產的國家。其實韓國銀行體系的本國貨幣存款已經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 而韓國目前的外匯儲備也達2397億美元, 在國際援助下, 解決由次貸危機所帶來的外資撤離和進出口相關企業的外匯流動性問題似乎并非做不到。
相比韓國, 中國在以往的金融風暴中所受影響較小。 中國政府在經濟和金融上監管力度很大, 風險防範意識很強。 在1997年金融風暴期間, 中國政府堅持人民幣不貶值, 極大程度上制止了國際資金將金融風暴的危機輻射到國內, 穩定了當時亞洲人民的信心。 當這次次貸危機來襲, 雖然有部分依賴出口型企業出現困難甚至倒閉, 進出口貿易依賴型企業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但是這種情況并沒有如韓國一般呈蔓延的趨勢。 這主要是由於國家監管下,外資在中國銀行內占股比例受到制約,內部金融系統的穩定因此得到了鞏固, 外匯的流入和流出都受到了控制, 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金融危機的輻射性。中國國內金融體系卻保持了穩固, 可以預見,經濟發展雖受影響卻仍具備不小的發展潛力。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劉爽
2008-10-28 08:04:31
此輪發源於美國的金融海嘯,亞洲同樣無法免遭波及,而作為金融體制最為開放的韓國更是首當其衝。
韓國政府於2008年10月19日公布了約1300億美元的大規模金融救援計劃,包括為國內銀行外債提供擔保、向銀行和出口商提供資金。近期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非韓元莫屬,韓國股市市值也在今年縮水超過40%,僅上周五,韓國股市的一天跌幅就超過了10%。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曾對韓國的金融系統造成沉重地打擊。 當年9月韓元對美元匯率跌到了韓國至1990年以來的最低點906:1。 1998年經濟增長率為-5.8%,為以往45年來最大幅度經濟衰退。 1999年韓國銀行業在金融危機中所遭受的損失達到了前所未見的14.48萬億韓元。
似乎每次金融風暴來臨的時候,亞洲最敏感的總是韓國。為什麼韓國仍如此敏感?
歸根究底,金融體制脆弱是韓國經濟系統中最大的問題。短短的10年內,韓國的經濟系統就完成了從一個極端跳躍到了另一個極端的過程。 1997年金融風暴爆發前,韓國的官管金融體制與金融監管空白讓銀行貸款方向和風險都過分集中,也缺乏對風險的應對經驗,從而導致在金融危機來襲的時候,實體經濟和金融系統都遭受到了全方位地打擊。目前的次貸危機帶給整個亞洲的影響相對較小,而韓國仍然受到了重創。
這要從金融危機後韓國的金融體制改革說起。 1997年金融風暴過後,韓國總結教訓後決定在整治內部金融行業的同時,也全面開放金融市場,讓自由經濟為主導,以追求短時間內得到迅速發展,擺脫本國經濟因國家債務問題而受IMF影響的困境。實行自由經濟幫助韓國實現了快速複蘇地過程。 對銀行外資控股比例不加控制的開放式經濟,吸引了相當程度的外資進入, 也促進了本國經濟的活力, 使進出口貿易得到了極大發展。 但是這也導致了韓國銀行系統對外部資金過於依賴, 有對外貿易的企業也對韓幣兌美元的匯率更加敏感, 而這也為次貸危機中韓國的損失埋下了伏筆。
次貸危機發生後,許多韓國銀行的外方控股股東如匯豐、花旗等都被卷入了這場金融風暴, 而韓國市場的高度自由性也為急需資金的國外銀行集團提供了套現機會。 2007年年中至2008年年中的一年時間裡, 韓國市場上累計套現額達到500億美元左右, 巨額的外資撤出導致韓國的股市市值急劇縮水, 韓元在10月9日兌美元的比價也一度跌至1484.9:1。匯率的劇烈變化加重了韓國國內企業的經濟負擔, 也導致了一部分投資外匯期權的機構資金鏈斷裂繼而宣告破產。
目前,有些經濟評論認為,韓國將會是繼冰島後又一個面臨破產的國家。其實韓國銀行體系的本國貨幣存款已經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 而韓國目前的外匯儲備也達2397億美元, 在國際援助下, 解決由次貸危機所帶來的外資撤離和進出口相關企業的外匯流動性問題似乎并非做不到。
相比韓國, 中國在以往的金融風暴中所受影響較小。 中國政府在經濟和金融上監管力度很大, 風險防範意識很強。 在1997年金融風暴期間, 中國政府堅持人民幣不貶值, 極大程度上制止了國際資金將金融風暴的危機輻射到國內, 穩定了當時亞洲人民的信心。 當這次次貸危機來襲, 雖然有部分依賴出口型企業出現困難甚至倒閉, 進出口貿易依賴型企業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但是這種情況并沒有如韓國一般呈蔓延的趨勢。 這主要是由於國家監管下,外資在中國銀行內占股比例受到制約,內部金融系統的穩定因此得到了鞏固, 外匯的流入和流出都受到了控制, 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金融危機的輻射性。中國國內金融體系卻保持了穩固, 可以預見,經濟發展雖受影響卻仍具備不小的發展潛力。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劉爽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