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BluelightChinaStock: October 2008

BluelightChinaStock

BluelightChinaStock是一个记载,关心中国大陆股市发展前景& 投资机会的BLOG. 本BLOG所有内容纯属个人意见,决不能用作你的投资建议. 欢迎交流投资心得和见解! -Blue

Friday, October 31, 2008

恆指三天暴漲34%
2008-10-30 16:57:51
轉寄給朋友
列印




  恆指三天暴漲34%

  昨晚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基本利率根據預設公式下調至1.5%。加上此前溫總理“力挺”香港的表態和央企回購H股的消息,恆生指數昨日繼續高歌猛進,大漲12.82%。

  “港股瘋掉了”,這是專業研究港股的投行工商東亞研究員發出的驚呼。3天反彈34%,牛氣衝天的架勢讓A股投資者艷羨不已。

  昨天,中國鋁業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通過了關于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回購H股股份的議案,回購不超過已發行H股總額10%。昨日中國鋁業H股上漲22.458%。即使如此,股價也僅2.89港元,而A股昨日收報6.12元。

  分析人士認為,央企增持A股很大程度上是履行“責任”,如果僅從收益出發,在AH股價存在巨大懸殊的情景下,央企回購H股反倒是合乎情理的選擇。近日香港國企股大漲,與市場對此的預期不無關系。

  實習記者 張世斌
抄底激情淹沒了誰 2008-10-30 02:39:44


  [核心提示]中國,“抄底”去!在全球金融危機風聲鶴唳投資趨緊的背景下,我國1.9萬億的外匯儲備卻被當作抄底“資本”,然而這樣的抄底激情從一開始就廣受質疑……

  [個案] 日本抄底“英雄”落馬

  野村哭了

  日歷翻到一個月前,美國前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宣布破產,這一破產直接點燃了百年一遇的世界性金融危機。就在全世界的眼睛充滿“誰救美國”的憂慮時,野村証券控股集團伸出了手。野村集團28日下午發表了2008年度上半期的決算報告。報告稱,由于金融市場混亂,金融商品價格暴落,公司出現了1494億日元的經營赤字。而在去年同期,野村集團則有642億日元的利潤。

  野村証券說,由于雷曼公司破產,野村損失了170億日元,另外投資房地產損失120億日元。就連利潤最高的銀行投資部門,雖然保持了39億日元的利潤,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還是下降了77%。

  三菱日聯空了

  日本最大的銀行三菱日聯銀行27日宣布,至少需要注入1兆日元的資金。這是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首家要求增資的日本商業銀行。而9月,三菱日聯銀行耗資90億美元收購了摩根士丹利21%的股份。

  三菱日聯銀行稱,由于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股市暴跌,致使該行自我擁有的股票價值直落,金融基礎顯得十分的脆弱。該行計劃通過私募資金等手段募集1兆日元的資金。

  [觀點] 中國有能力抄底美國嗎?

  中國抄底美國並非易事

  是否抄底,有些問題需要討論。第一到底買什麼,負面影響多,還是正面影響多。第二,你要買,這個19000億(中國外匯儲備)已經在外面,你就要拋那些東西,拋多少?第三,你就是想買,談何容易?知道要缺什麼,買什麼很多很多,但是人家讓你買嗎?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

  車企“抄底論”未可取

  金融危機爆發後,國內的“抄底論”就甚囂塵上,而對此持反對意見的觀點認為,中國車企是否具備能力消化收購所帶來的方方面面影響,況且危機的波及力度遠未減弱。在此之前,強強聯合的戴姆勒‧克萊斯勒歷時幾年也沒有達到內部的和諧,而明顯不具備國際頂級公司管理經驗的中國車企,極有可能在這場“以小博大”的並購中經歷更為嚴重的陣痛,單單是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那高昂的員工成本就足以讓人望而卻步。同時需要指出的是,中國企業抄底還高興得為時尚早,並購行為同樣還要闖過政府及當地法律之關卡。 ─── 集合觀點

  我們何不抄自己的“底”?

  我不反對中國企業到國外收購股權,實行專業轉移,這是好事,但是更主要的精力恐怕在中國的本土上。中國目前正是一個產業整合的最好時期,但是這個整合是在中國本土上整合。從江浙一帶看,一大批企業由于經濟周期調整過程中,出現現金流斷掉,很慘。我們能不能拿出一部分錢,去抄抄我們自己的底?。

  ─── 全國工商聯並購公會會長王巍

  “抄底”求才可謹慎嘗試

  在金融海嘯中遭受重創的華爾街金融機構紛紛裁員之際,“求才若渴”的中國內地城市已准備出手“抄底”。其中,15家在上海的金融機構和上海市屬金融機構已虛位110余個。據悉,這只由上海當局牽頭的選才團,最早將于12月初赴華爾街進行“人才選秀”。

  “目前華爾街20萬人失業,有很多是非常優秀的人才,這將給中國吸引投資人才提供難得的好機會。這場危機,對中國來說更多的還是意味著機會。華爾街危機提供了“撿”便宜人才的良機。但海外人才能否盡快適應國內基金業的企業文化,確實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 微軟中華區總裁張亞勤

  金融機構應慎抄美國底

  美國國內不是沒有資金充裕的機構投資者對市場虎視眈眈,但是連他們都沒有出手,這說明次貸危機的走向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市場依然有可能繼續下跌。目前的最佳策略還是“現金為王”,中國金融機構依然應該持幣待購,等待更好時機的到來。

  ───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張明

  (本報綜合)

Thursday, October 30, 2008

杨百万抄底交行“一买即套” 三天亏了1.2万元2008-10-30 14:49:04  

  二十年来,杨怀定的名号“杨百万”,名扬海外,如今他有千万人民币在股市,坦言自己就是小平所说的“先富起来的人”。

  “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日前做客湖南卫视时称,大盘已进入底部区域,上周五(10月24日)大跌的时候,自己买了第一批股票——4万股交通银行。可本周三天来,大盘延续跌势,交通银行也未能幸免。

  杨百万“一买即套”

  以24日交通银行的收盘价4.61元和该股昨日的收盘价4.31元来算,该股三天跌去6.5%,杨百万卖入的4万股也亏掉1.2万元,和当时重仓杀进中石油一样,再度陷入到“一买即套”的尴尬中。

  对于“一买即套”的情况,杨百万已作好准备,他称,“哪怕它再掉5毛钱我还是赚的,我当年15块抛的交通银行,现在这个连5块都不到,我把当时那个抛掉的一股换了三股。”他还表示,现在买入股票,当做三年定期来存。准备把交行放一年以上,最长放三年。

  “底部判断”不受认可

  对杨百万“大盘已进入底部区域”的论断,很多业内人士并不认可。

  华商基金分析,在投资者对金融危机可能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预期下,市场观望气氛愈加浓烈,1800点轻松跌破后,投资者对当前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后市调整时间也将更加漫长。

  施罗德中国总裁高潮生在武汉报告会上表示,外围市场危机不断恶化,国内经济进一步受到冲击,股市并未到谷底。

Tuesday, October 28, 2008

韓國為何老躲不過金融危機


2008-10-28 08:04:31


  此輪發源於美國的金融海嘯,亞洲同樣無法免遭波及,而作為金融體制最為開放的韓國更是首當其衝。

  韓國政府於2008年10月19日公布了約1300億美元的大規模金融救援計劃,包括為國內銀行外債提供擔保、向銀行和出口商提供資金。近期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非韓元莫屬,韓國股市市值也在今年縮水超過40%,僅上周五,韓國股市的一天跌幅就超過了10%。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曾對韓國的金融系統造成沉重地打擊。 當年9月韓元對美元匯率跌到了韓國至1990年以來的最低點906:1。 1998年經濟增長率為-5.8%,為以往45年來最大幅度經濟衰退。 1999年韓國銀行業在金融危機中所遭受的損失達到了前所未見的14.48萬億韓元。

  似乎每次金融風暴來臨的時候,亞洲最敏感的總是韓國。為什麼韓國仍如此敏感?

  歸根究底,金融體制脆弱是韓國經濟系統中最大的問題。短短的10年內,韓國的經濟系統就完成了從一個極端跳躍到了另一個極端的過程。 1997年金融風暴爆發前,韓國的官管金融體制與金融監管空白讓銀行貸款方向和風險都過分集中,也缺乏對風險的應對經驗,從而導致在金融危機來襲的時候,實體經濟和金融系統都遭受到了全方位地打擊。目前的次貸危機帶給整個亞洲的影響相對較小,而韓國仍然受到了重創。

  這要從金融危機後韓國的金融體制改革說起。 1997年金融風暴過後,韓國總結教訓後決定在整治內部金融行業的同時,也全面開放金融市場,讓自由經濟為主導,以追求短時間內得到迅速發展,擺脫本國經濟因國家債務問題而受IMF影響的困境。實行自由經濟幫助韓國實現了快速複蘇地過程。 對銀行外資控股比例不加控制的開放式經濟,吸引了相當程度的外資進入, 也促進了本國經濟的活力, 使進出口貿易得到了極大發展。 但是這也導致了韓國銀行系統對外部資金過於依賴, 有對外貿易的企業也對韓幣兌美元的匯率更加敏感, 而這也為次貸危機中韓國的損失埋下了伏筆。

  次貸危機發生後,許多韓國銀行的外方控股股東如匯豐、花旗等都被卷入了這場金融風暴, 而韓國市場的高度自由性也為急需資金的國外銀行集團提供了套現機會。 2007年年中至2008年年中的一年時間裡, 韓國市場上累計套現額達到500億美元左右, 巨額的外資撤出導致韓國的股市市值急劇縮水, 韓元在10月9日兌美元的比價也一度跌至1484.9:1。匯率的劇烈變化加重了韓國國內企業的經濟負擔, 也導致了一部分投資外匯期權的機構資金鏈斷裂繼而宣告破產。

  目前,有些經濟評論認為,韓國將會是繼冰島後又一個面臨破產的國家。其實韓國銀行體系的本國貨幣存款已經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 而韓國目前的外匯儲備也達2397億美元, 在國際援助下, 解決由次貸危機所帶來的外資撤離和進出口相關企業的外匯流動性問題似乎并非做不到。

  相比韓國, 中國在以往的金融風暴中所受影響較小。 中國政府在經濟和金融上監管力度很大, 風險防範意識很強。 在1997年金融風暴期間, 中國政府堅持人民幣不貶值, 極大程度上制止了國際資金將金融風暴的危機輻射到國內, 穩定了當時亞洲人民的信心。 當這次次貸危機來襲, 雖然有部分依賴出口型企業出現困難甚至倒閉, 進出口貿易依賴型企業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但是這種情況并沒有如韓國一般呈蔓延的趨勢。 這主要是由於國家監管下,外資在中國銀行內占股比例受到制約,內部金融系統的穩定因此得到了鞏固, 外匯的流入和流出都受到了控制, 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金融危機的輻射性。中國國內金融體系卻保持了穩固, 可以預見,經濟發展雖受影響卻仍具備不小的發展潛力。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劉爽
超配美元資產是無奈之舉


2008-10-28 08:06:16


  華爾街金融震蕩,兩種思路應運而生:一曰“抄底”,如中投公司增持黑石股份等;一曰改革,如法國總統薩科奇呼籲建立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相比之下,國際貨幣金融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是遠水不解近渴,而“抄底”華爾街似乎更為明智。其實不然,泱泱大國議論“抄底”,既非仁義之師,又非國家戰略。此時此刻,除了管好自己的事并構建防火墻之外,國家的巨額外匯儲備應該如何配置?

  超配美元資產是無奈之舉

  如果誰說要超配美元資產,難免挨罵,但美元資產的超配已經既成事實,在美元已經貶值之時轉換幣種等於認賠出局。保持在美元資產之內至少沒有匯率風險,這就像人民幣升值貶值對本土居民的收入和消費幾乎沒有影響一樣。有人批評說當初持有這麼多美元資產是錯的。客觀地說,一是因為外匯儲備增長過快,在來不及調整外匯資產配置的條件下,以美元結算的外匯管理體制自然會導向超配美元資產;二是除了美元和歐元之外,可供選擇的其他幣種或者收益太低,或者風險太大。假設我們配置一千多億美元的額度購買某個小國的金融資產,恐怕一個月後就會引發政變,因為一旦政權易主,新政府通常都會把前政府的外債一筆勾銷。

  既然外匯儲備中超配的美元資產一時難以改變,下一個問題就是應該如何配置美元資產。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有美國財政部債券,有“兩房”票據,還有“抄底”華爾街的金融公司股權投資,等等。拋開固定收益類的美元資產,股票等權益類的投資應該超配金融股嗎?如果僅僅是一個純粹的財務投資人,在金融危機中“抄底”的思路有情可原。若還兼有戰略投資人的角色,那就要問一問:我們跨國投資的國家戰略是什麼?應該如何配置股票等權益類投資的行業結構?

  怎樣做才最符合我們的國家戰略?

  有位老友講過一個很通俗睿智的道理:農民發財了,多半會攢錢供兒子上學,因為他不希望兒子將來還是農民。國家也是家,至少要有農民發財後的遠見,也就是要為子孫後代進行投資。當年日本經濟崛起的時候,有人買洛克菲勒中心大廈,有人買好萊塢制片廠股權,結果成為世人的笑柄。卻很少有人注意當年日本還買了許多國外的礦產資源,買了許多重工業設備制造業的股權,這對日本後來的經濟發展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以此為戒,跨國投資的重要標准之一是:未來的中國需要什麼?我們的後代缺少什麼?今天說起“Made-in-China”所想到的產品,未來還會是這些產品嗎?如果不是或者不全是,那麼今天應該持有的美元資產應該有什麼呢?這就是國家戰略!是在金融海嘯中投資於未來中國的短缺資源和支柱產業,而非“抄底”華爾街。

  理應關注將來“一定需要”的價值投資

  美國的金融危機已經擴散到實體經濟,并且從美國本土擴散到其他國家,各行各業都在不同程度上面臨著流動性危機和經營性困難。“抄底”華爾街的思維是投機性的財務投資策略,而收購稀缺資源并參股實體經濟,則是國家的戰略性跨國投資。前者極有可能賺錢,後者未必短期見效,但有些機會卻可能千載難逢,是將來花多少錢也買不到的,這就是跨國戰略性投資的機會成本。換一個思路:我們的後代需要美元嗎?也許需要!我們的後代需要資源嗎?一定需要!在“也許”和“一定”的選擇之間,當然應更多關注將來“一定需要”的價值投資。從這個角度看,代表國家戰略的價值投資并不等於股票市場的價值投資。中投的“價值投資”高度偏重於金融,并且一再涉足風險極高的私募股權投資,這也許是符合股票市場的價值投資理念,卻未必是中國的“價值投資”。

  在金融危機中“抄底”華爾街的思路是人之常情,因為金融市場的確存在著過度樂觀和過度悲觀的周期,暴跌過頭就是機會。但是華爾街和好萊塢一樣,都是美國的經濟支柱,華爾街經營著“美元資產價值”,好萊塢經營著“美國戰無不勝”,它們永遠也不會融入中國經濟。比較之下,聯想集團收購IBM的私人電腦業務,中國鋁業收購必和必拓公司的股權,將來卻有可能融入中國經濟的大循環。中國的外匯儲備應如何配置:是主動配置將來可能納入中國經濟大循環的美元資產?還是投機性“抄底”廉價金融資產?這是獵鷹與烏鴉的差別。中國寓言有一則烏鴉和狐狸的故事:烏鴉在樹上,嘴裡叼著肥肉,一群狐狸在樹下盛贊烏鴉的完美歌喉。忘乎所以的烏鴉一展歌喉,肥肉就從嘴裡掉下去了。我想,如果沒有一群狐狸,中投公司應該不會如此超配美國的金融股吧?

上海口岸对欧美出口连续5个月增速放缓

上海口岸对欧美出口连续5个月增速放缓
2008-10-27 17:07:04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吴宇,陈定 查看评论
00相关标签: 上海 增速 国外 原材料 需求
  新华网上海频道报道:自今年5月以来,上海口岸对欧美贸易增速连续5个月逐月减缓,对外贸易受世界经济放缓影响日趋显现。

  上海海关统计显示,1-9月,上海口岸对欧盟和美国两大贸易伙伴分别进出口1059.6亿美元和7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9.3%和14.7%,但增速均有所放缓。其中,对欧盟出口725亿美元,同比增长30.7%,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628.5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在出口增速双双下滑的同时,对欧美进口增速则仍保持上升态势。

  受对欧美出口增速放缓影响,上海口岸进出口增长整体势头有所放缓。8月份,上海口岸进口增速骤降至6.3%,为今年首个降至10%以下的月份;9月份稍有回升,也但仅升至7.8%。9月份,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553.8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增速创今年3月以来新低,其中出口363.9亿美元,同比增长17.4%;进口190亿美元,同比增长7.8%。

  受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外需求减少等因素综合影响,1-9月,上海口岸较多传统商品出口增速出现下滑。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339.8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增速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床垫、寝具等出口20.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4.9%,增速同比回落20.8个百分点;受国家重点调控的钢材出口93.5亿美元,同比增长30.3%,增速同比回落46.2个百分点。

  1-9月,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为4661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2991.2亿美元,同比增长25.4%;进口166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

Monday, October 27, 2008

中铁二局:曾涨+7.5%, 可以落袋了

Sunday, October 26, 2008

A股:中铁二局

国务院批复两万亿铁路投资计划用以应对金融危机
2008-10-24 13:23:51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触及中国实体经济,增加固定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日前时表示,铁路新项目的投入,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亮点,铁路部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他透露,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有很多重大项目投入施工。

  王勇平称,现在国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已经达到2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超过了1.2万亿。他特别指出,这些数字只是现在确定的数字,有的比"十一五"规划的数字已经有了提高,未来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有些数字可能还会增加。

  中共党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上周就曾表示,为了缓解全球信贷危机的冲击,中国正准备采取行动增加铁路投资,增加国内需求。郑新立提到,发改委正就铁路改革的细节进行研究。郑新立就当前正在起草的政策方案和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公路建设项目做了对比。他说道,“上次我们建造公路体系来增加内需,这次我们很可能建造铁路网”。 (铁道部)

Friday, October 24, 2008

谢国忠:A股泡沫没有了,价格相对较低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A股又出现了下跌,1800在经受着考验,您对A股走势有什么判断?

  谢国忠:A股泡沫没有了,价格相对较低,比世界其他市场高一点,但对中国历史来说是很低了,非常非常低的低位。巴菲特说他在买美国的股票,美国股票现在是1.6到1.7倍,是历史上相对便宜的。如果你愿意持股票的话,持两年或者是三年,那赚钱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是短线我们看到世界经济在萎缩,对市场有负面影响,所以还有不确定的因素。得看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如果自己觉得自己能够持有股票几年,那这时候选择质量好的股票买一下的话,时机也是不错的。

  主持人:长期投资还是可以的,短线投机呢?

  谢国忠:短线投机不反弹,这种心态不合适,反弹成功的不是很多。我觉得下个月可能有反弹,是因为全世界政府都会采取刺激经济的政策,但最终解决问题不是国家的政策,而是经济的自我调整。公司和银行经营的策略都要调整到一个新的层面。

....
....
主持人:刚才我们采访了摩根士丹利亚洲区的主席,也是您以前的同事,他的观点您认同吗?

  谢国忠:我觉得中国的外汇储备非常值得我们考虑,他刚刚提到要分散点,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方向,而是重新考虑我们的战略。我们现在主要是持有国债,美国的国债或者是欧洲的。我们现在进入这个时代,每个国家都在搞财政政策,国债的供应量会大,有赤字,美国的财政赤字是两万亿美金。

  主持人:而且美国的国债目前非常紧俏,利率还下降了。

  谢国忠:对,美国的有两万亿美金,是现在所有存在的20%,供应是巨大的。另外就是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利息很低,会引起通胀,所以对持有国债的来说风险非常大。但另一方面现在股票很低迷,美国的股票是1.5倍,其他国家多差不多,从历史上来看是2.5倍,暂时价格很高了。另外股票价格很低,风险相对来说很小,经济不好,一年半载股票回不来。但是经济总会回来,不然世界就完蛋了。

  主持人:那就是说风险还小于国债。

  谢国忠:远远小于国债。在今天这个世界里面股票的价值远远高于国债,所以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大的调整,而且我们应该买股票为主,而且是买指数基金,不要去炒股票。另外国家的金融机构用不着炒股票,就是买指数基金,以后的回报应该会不错的。

  主持人:前一段时间我们看到媒体上有一个对您的采访,当时您说救市方案没有解决真正的治本的问题,现在我看到救市之后刺激经济的方案也浮出水面,如果用对症下药这个词来形容的话,您觉得现在的药方是不是开对了?对欧美国家来说。

  谢国忠:第一个药方开对了就是金融稳定,因为原来金融不稳定他觉得是信心的问题,但其实是金融机构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大家担心金融机构会破产。这次全世界这么多政府注资两万亿美金,基本稳定了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不会破产。所以我们看到金融行业,银行的利息就下降了,我们也稳定了。接下来是经济的下滑,公司的盈利问题了,所以我觉得一方面是财政吃紧,另外一方面是经济要自我调整,不能强求经济今天就能回来。

  主持人:如果给你一个选择题,现在比较时髦的UBL,就是欧美经济的走势是立刻反弹,是U还是B还是L?

  谢国忠:可能是L,明年经济是大幅度萎缩,后年会有一个平稳,但平稳之后是低增长的面,这个阶段可能维持三四年。

Thursday, October 23, 2008

Change 华星化工 for 亿利能源; 还拿着: 云维股份,美锦能源

Wednesday, October 22, 2008

Now testing 1900... market looking weak

[风帆股份] 昨天涨停后,今天再涨+8.3% --> 5.22

Still hold 华星化工,云维股份,美锦能源

风帆股份,昨天涨停板, 今天早上最高曾涨+6.05% to 5.1。
I sold it for fast bucks.

Tuesday, October 21, 2008

中国A股: 已经100%的满仓 !!

风帆股份,华星化工,云维股份,美锦能源

基金持股市值减少近半 目前仅占总市值5%

基金持股市值减少近半 目前仅占总市值5%


2008-10-20 19:55:07 新华网
【字体:大 中 小】 【收藏本页】 【打印】 【网友评论2条】 【手机也能看】
新华网北京10月20日专电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中心20日推出的基金平均业绩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基金持股市值市场占比大幅下降,目前,基金持有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例是15%左右,占总市值的比例是5%左右。

  据了解,银河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中心最近推出了一周年基金平均业绩数据报告,该报告是基于对最近一年的基金业绩表现的分析和测算出的。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2008年9月底,沪深A股总市值是14.72万亿元,流通市值是4.91万亿元,其中基金大约持有750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比例是15%左右,占总市值的比例是5%左右。而在2007年10月中旬,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是30%,占总市值比例是10%。

  “一年以来,基金持股市值市场占比减少一半。”银河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胡立峰说。

  胡立峰认为,过去一年基金持股市值市场占比下降的过程是大小非和战略配售减持套现的过程。在基金持股市值市场占比减少的短短12个月时间之内,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至2000点附近,市场博弈的主导权从以基金为代表的证券资本过渡到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

  胡立峰预计,随着未来两年大小非逐渐解禁流通。基金持股市值市场占比将继续大幅度下降,预计最终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例将降低到5%左右。

Monday, October 20, 2008

富通跌穿1欧元关口 平安239亿投资只剩10亿2008-10-20 07:48:16  


  此伏彼起的救市并未给阴霾中的欧洲富通集团(Fortis)带来转机,相反,其市值仍在惨烈“缩水”,而中国平安对其高达239亿元的巨额投资现在已接近乌有——不足10亿元。

  富通集团已然成为 “仙股”,它的最新股价是0.88欧元。受这笔生不逢时的投资的拖累,中国平安18日发布了第三季度预亏公告。公告称,初步测算,预计2008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

  截至6月30日,中国平安共计持有富通集团股票1.21亿股,初始投资成本约为238.74亿元。10月14日,富通集团在停牌10天后复牌,当天,其股价便在一天内暴挫近8成,至1.22欧元。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富通股价回天乏力,已经在几近绝望中跌穿1欧元心理大关。

  而按富通集团最新价格计算,中国平安对富通的投资如今只剩下不足10亿元,缩水幅度极度接近100%。

  中国平安此前已经做出决定,将在三季报中以富通集团9月30日的收盘价为基数计提约157亿元减值准备,并表示,如果对富通投资亏损继续扩大,不排除再次计提减值准备的可能。

  分析师们预计,按照中国会计准则计算,中国平安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将亏损20亿元至60亿元,每股约亏0.3元至1元。

Saturday, October 18, 2008

8月我国增持美国债223亿美元 刷新年内最大增幅
2008-10-18 09:34:57   查看评论
03相关标签: 美元 大增 结论 经济学家 经济学
  昨日,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数据显示,8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较7月增加了223亿美元,继上月增持149亿美元后,再次刷新今年以来持有美国国债的月度最大增幅。

  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8月,我国持有美国国债5410亿美元,较7月份的5187亿美元增加223亿美元,依然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者。始终占据美国国债持有数量首位的日本,该月却出现减持情况,持有量从上月的5934亿美元减少到5859亿美元,减幅为75亿美元,其持有量约占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总量的32.8%。

  今年以来,我国持有美国国债除2月、6月出现减持以来,一直处于增持的趋势。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依然未能改变这一大的方向。

  在这场风起云涌的金融危机中,美元能否依然保持自身的强势地位引发争论。国金证券(600109)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认为,美元能否保持强势目前还不能下结论,但对于我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和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更重要的是需要调整资产结构,提高管理美元资产的策略。

  该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8月末,美国国债的前三大持有者为日本、中国和英国,其持有量为5859亿、5410亿和3074亿美元,而上月这三国的持有量分别为5934亿、5187亿和2915亿美元,三国持有量占据国外投资者持有总量的80.7%。

震灾重建 。 四川双马(000935):周五涨停了,俺有



四川路桥, 重庆路桥也都涨停了,但追高风险可能很大了

Thursday, October 16, 2008

金融海啸吞噬QDII体无完肤
  在过去一周,全球股市遭遇罕见股灾,9天内,8 只QDII平均跌幅达到14.3%,净值损失106亿元。从成立之初到现在,QDII的基金净值从1200多亿变成562.26亿,近700亿资金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已经灰飞烟灭。其实,在QDII基金出海前,美国次级债危机已初现端倪,所引发的问题已在国际上引起普遍关注。但拿着大笔资金的中国基金经理们盲目乐观,快速建仓,导致后来基金净值损失严重。现在全球股市都在跌,QDII只是其中一分子,生不逢时加上手法太嫩,使得自己的净值格外难看。

  出海一年 基金系QDII跌入三毛区

  10月10日公布的QDII净值显示,上投亚太优势0.396元,单日跌幅高达5.26%;嘉实海外0.416元,单日下跌5.24%;工银全球 0.562元,跌幅达4.09%;华宝兴业海外中国0.68元,下跌3.95%;银华全球0.712元,下跌4.56%;海富通海外0.889元,下跌 3.05%;南方全球0.521元,下跌2.25%;另外,华夏全球精选公布的10月9日净值为0.527元。

[140亿美元可能血本无归] 中铝因雷曼破产被套力拓股份!!

中铝谋求释放因雷曼破产被套力拓股份

2008-10-16 19:09:27   查看评论
11相关标签: 雷曼 账户 香港 股价 托管人


  英国每日电讯报日前报导称,中国铝业正与负责对雷曼兄弟进行破产清算的有关方面进行洽谈,希望能释放其被套的数以十亿计的美元,因中国铝业持有大量矿业巨擘力拓的股票,而雷曼是其股票托管人。

  中国国有企业中国铝业今年2月时与美国铝业联手购买了力拓价值约140亿美元的股份。市场普遍认为,此举是为了阻挠必和必拓敌意收购力拓。

  每日电讯报在其网站上发布的一篇日期标明为10月15日的文章中援引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话报导称,这些股份价值因力拓股价的下跌目前已缩水至约80亿美元,这部分股票稍早托管在雷曼香港的账户中,但后来因雷曼破产而被套。

  每日电讯报称,中国政府试图给这部分股票换一个托管人。

  每日电讯报表示,这一争端已经升级至涉及政府层面的较高级别,北京方面正施压香港要求其交出中国铝业的股票。

  报导称,负责雷曼破产后清算的相关责任方并未释放这部分股票,且其可能决定将中国铝业置于雷曼破产后的债权人名单中。若形势进一步恶化,这可能导致中国铝业因所持力拓的股份而遭受巨大损失。
回头一身冷汗,证监会救了中国平安

2008-10-15 17:12:10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作者: 紫金陈

  中国平安238亿投资富通股权,截止本周,亏损已经达到了90%以上。这是中国平安在三季度报计提157亿的损失后,再度出现了浮亏。这笔亏损有多大?中国平安总的净资产是800亿左右,这笔亏损对中国平安的影响可想而知。

  中国平安的首席投资官近日已经离职,不过年薪6000万的那位并没有做何表态。相对的是,中国平安做几百亿的对外投资,当初并未经股东大会批准。——事实上,即使开股东大会,大部分投资者也没有否定的权力,因为中国平安前几大股东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控股权。所以这笔没有经股东大会的失败投资,最后变成了所有股东——包括不知情的中小股东,来共同买单。

  如今回过头来,对于中国平安,相信中小投资者也是惊出一身冷汗。中国平安今年上半年时,提出了1600亿的再融资计划,吓倒了市场一大片。最终,中国证监会考虑到市场承受力,没有批准中国平安的这项“暴力再融资”。无心插柳柳成荫,相信证监会的高层也没有想到,当初没有批准中国平安的再融资,简直是救了中国平安一条命。

  中国平安的1600亿再融资,包括股票增发和发债的形式,股票增发被圈走了钱,即使投资全部亏损,中国平安也用不着还给股民,但是发债形式筹集到的资金,如果拿去做对外投资了,那么亏损后中国平安无论如何还是要还钱。800亿净资产的公司,再融资1600亿,如果那时被中国平安圈到钱了,又去海外大肆买入金融公司的股权,那么现在中国平安恐怕已经资金链告急,股价都个位数了。

  所以说,中国证监会当初没批准中国平安的再融资,事实上是救了中国平安。

  中国企业缺乏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经验,但却又非常热衷到国际市场上纵横一场。究其原因,发现理应胆子最大的民营老板没这种魄力,相反那些“最保守”的大型金融公司却往往出手阔绰。恐怕民营老板深知赚钱不容易,懂得控制风险。而大型金融公司,IPO来的资金如大风刮出来一样,自然不当钱使。这次证监会意外救了中国平安一回,但难保以后不出中国平安第二。

Wednesday, October 15, 2008

富通股价跌破2欧元 平保首席投资官悄然离职
2008-10-15 07:58:24  



  《第一财经日报》日前获悉,身处“富通漩涡”的中国平安(601318.SH,下称“平保”),其首席投资官约翰·皮尔斯已经离职。而随着富通复牌股价跌破2欧元,平保对其投资的亏损在计提157亿元(人民币,下同)之后,继续出现浮亏。

  皮尔斯为澳大利亚籍,为平保去年引进并出任首席投资官一职,离职原因被猜测可能与平保对富通的投资决策有关。皮尔斯去职后,其职位可能由平保总经理张子欣兼任。

  平保方面对皮尔斯去职的消息未予置价。

  自10月4日起停牌的富通,昨日复牌便跌破2欧元。在短暂突破2欧元后又掉头向下,截至北京时间昨晚约23时30分,富通股价报1.26欧元。平保半年报显示的上半年末持有1.21亿股富通,而初始投资金额约238亿元。以这一持股量估算,平保亏损幅度超过90%。

  此前,平保已决定在三季度财务报告中对富通股票投资进行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把在9月30日净资产中体现的约157亿元市值变动损失转入利润表反映,这项会计处理将对平保前三季度利润产生重大影响,预计明年恢复到正常盈利水平。平保表示,将充分总结投资富通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检视境外投资策略、程序和风险管控措施,改进运作机制。

  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政府上月底宣布,将联合出资112亿欧元持有富通下属富通银行在三国的49%的股权。荷兰政府10月3日宣布,将出资 168亿欧元收购富通在荷兰的全部银行和保险业务,并予以国有化,其中包括富通去年所收购的荷兰银行在荷兰的业务。10月6日,富通宣布比利时政府在已经获得富通银行比利时业务近50%权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收购余下的50%加1股的股份,将其国有化。比利时政府还与法国巴黎银行达成协议,前者向后者转让富通银行75%的股份,比利时政府继续持有剩余25%的股份。富通还将在卢森堡的银行业务的67%股权出售给法国巴黎银行,后者还将收购富通在比利时的保险业务的全部股份。这些交易完成后,富通将仅保留部分保险业务。
美國沒有國防部(Defence Department),只有進攻部(Offence Department)。

YST 個人認為中國可行的方法有下列幾種:

1. 乖乖地購買美國公債

中國必須想清楚,現在購買美國公債幾乎等於把錢丟水。中國這麼做唯一的正確動機就是用這些錢為自己的和平發展購買時間,以應付美國未來的軍事敲詐。
想想看,韜光養晦總要付一點代價,兩千億美元若能買到10年發展的時間也不貴,這比當年「九一八事變」所付的代價小多了。

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沒有能力還錢。更重要的是,美國既沒有還錢的欲望(desire)也沒有還錢的壓迫感(pressure),因為她有強大的武力。

說穿了,我美國就不還錢,你能怎樣?

對比還錢,美國有更大的欲望尋找任何機會或藉口賴掉這筆帳。這是國際現實,呵呵呵!

2. 要求美國賣出黃金
美國比任何國家有更多的黃金儲備。2008年06月,美國的黃金儲備是8311噸。

一噸黃金目前的市價大約值三千萬到三千五百萬美元。

中國有本事就要求美國搭配部分黃金來舉債,譬如中國每買10億美元公債要求美國搭配一噸黃金,也就是說大約 3-3.5%的借債由黃金預付來証明美國的 good faith。一手交錢,一手交黃金加債券。這是最有效的方法要美國為她的舉債負起責任。

3. 買美國的資源
中國不要買美國的公司,也不要買美國的房地產,但是可以買美國控制的資源,不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譬如2005年美國國會以 333票贊成92票反對,禁止布希政府批准中海油併購優尼科(Unocal)石油公司。現在中海油就可以提出重新協商,或進行其他類似的併購,因為優尼科在海外有很多石油開採權,這比持有美元或美國債券穩當。

4. 買美國的外島

如果美國實在沒錢,中國可以提出把關島或夏威夷賣給中國,就像當年俄國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一樣。只要價錢談得攏,這是一個遠比債券合理的交易。

Tuesday, October 14, 2008

襲警案二審 楊佳打破沉默:他們死有餘辜 2008-10-14 12:16:04




  中評社香港10月14日電/上海襲警案10月13日二審開庭,被告楊佳一改沉默,否認控罪,且對自己的行為“不後悔”,“因為我感覺他們(被殺警員)都不是無辜的”。楊佳又表示,案發前曾遭警員多次毆打,“我一級級投訴都沒有結果”。法院將擇日宣判。

  香港《星島日報》報道,與一審不同的是,法庭10月13日首次允許三十多家地方媒體及部分公衆旁聽,包括楊佳的父親楊福生和姨媽王靜榮。13日上午9時30分,一審中被判死刑的楊佳準時出現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第七法庭,他神情輕鬆平淡,衣服整潔,看起來剛刮過鬍子。

  控辯雙方圍繞楊佳是否有精神病、是否在派出所被毆打等,展開激辯。當辯護律師詢問楊佳對所作所為是否後悔時,他答:“我不後悔!”當被詢問“下身有無受傷時”,楊佳答道:“你是說陰莖吧?沒有。”

  楊佳10月13日在庭上答問時流利直接,當律師談及楊佳可能存在精神障礙時,他說:“我個人認為我的精神狀態是正常的,派出所的那些警察倒可能不正常。”

  二審過程中,為了還原案發現場,法庭當庭播放了長達半個多小時的楊佳接受民警盤查時的錄音數據,并播放了部分楊佳在芷江西路派出所接受盤查及手持尖刀襲擊閘北公安分局警察的錄像。錄像顯示,幾名警員將楊佳團團夾住,拖出鏡頭監控範圍外。楊佳自稱:“七、八個警察把我摁倒在地,圍著我拳打腳踢,大約有兩、三分鐘時間,我的褲子、T恤被扯破、蹭髒”。

  在自我辯護時楊佳說:“我認為我是無罪的,是他們先打人,我一級級投訴都沒有結果,而是(警察)一級級地侮辱我的人格。所以七月一日發生的事是完全正常的。”他最後陳述:“我站在這裡證明一件事:在這些警察管理的社會裡,即使幾十年遵紀守法,還是一樣會被判刑坐牢的。”

  開庭前楊佳曾向二審法庭申請,要求做證的警員出庭接受律師詢問,但幾位證人13日均未現身.

另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楊佳的辯護律師向二審法院申請重新對楊佳進行精神鑒定,但未獲批准。審判長徐偉當庭表示,未批准重新鑒定的原因是“要求重新鑒定理由不充分”。

  直到退庭前,律師仍在努力說服合議庭改變原有決定。若法庭仍不同意重新進行精神鑒定,按相關法律對二審時限的規定,10月27日將是決定楊佳生死的最後時刻。

  另據《廣州日報》報道,在庭審過程當中,控辯雙方圍繞楊佳是否具有完全行為能力、楊佳是否曾被毆打等展開了辯論。

  爭論一:楊佳是否被毆打

  楊佳稱,2007年10月5日晚,當他被警察盤問帶回派出所之後,曾遭受警察兩次非法毆打,在多名警察一起毆打了他一通之後,兩名警察又單獨毆打了他一次,當時身上有明顯傷痕。不過,并非像一些媒體曾經報道的那樣生殖器被打殘。

  針對楊佳的說法,法庭出示了楊佳被帶到派出所期間的8分鐘的錄像。錄像中沒有警察毆打楊佳的鏡頭,不過,明顯可以看出幾名警察強制性地將他拉到一個辦公區。

  爭論二:楊佳精神是否正常

  坊間一直對此前有關機構對楊佳做的精神鑒定持有爭議。7月5日,有關機構只對楊佳進行了2個小時的詢問,沒有做任何儀器檢測,第二天鑒定結果就出來了,這個精神鑒定出台顯得有些草率。

  庭審中,法院出示了3段錄像,錄像顯示,事發當時,一位帶防毒面具的男子7秒鐘內在值班室內連續刺死4人。楊佳看完錄像後,表示自己不記得了。

  楊佳的辯護律師向法庭要求重新對楊佳進行精神司法鑒定,但這一申請在法庭調查中被當庭駁回。

  北京男子楊佳今年7月1日持刀闖入上海閘北區公安分局機關大樓,造成六名警員死亡,三名警員和保安人員受傷。9月1日,上海市第二中級法院對以“故意殺人罪”一審判處楊佳死刑,楊佳不服判決,提出上訴。
外媒:中國警告發達國家“勿亂印鈔票”

2008-10-14 09:22:26


  中評社香港10月14日電/中國應該在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扮演何種角色最近一直是國外媒體熱議的話題,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3日的一篇文章稱,中國應該帶頭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難”,不能再讓發達國家在這場危機中通過亂印鈔票來損害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環球時報引述該文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稱“不讓任何一家發達國家的金融機構倒閉”,但它卻沒有拿出什麼具體的建議,這“顯然就是默許發達國家敞開口子印鈔票,最終讓全世界來買單”。

  文章還說,那些有“印鈔權”的發達國家最終是相互買單,不賠不賺,而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手握大量“硬通貨”的中國,在這場零和游戲中則只有做貢獻的份了。

  據報道,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11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上發言時表示,主要發達經濟體有必要進行合作,迅速實施救助計劃,以防範通貨緊縮並推動全球經濟復蘇。但他同時告誡稱,這些緊急措施向市場注入的資金可能成為中長期內引發通貨膨脹的潛在源頭。

  對於易綱的這番話,《華爾街日報》的文章解讀為“委婉的擔憂”,文章說,“這個聲音太弱了,作為最大的潛在受害國,中國必須大聲提醒國際貨幣基金,你是世界180多個國庫的守財神,不是發達國家的看門狗”。

Sunday, October 12, 2008

美国欲借G20会议压中国购买美国债



加入日期:2008-10-12 9:45:55



  美国时间10日起,为解救全球金融危机,七国集团财长会议、20国集团财长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积极探讨国际联合救市方案。据韩国《朝鲜日报》披露,美国将在G20会议上强烈要求中国购买债券。

  当地时间11日晚,美国财政部将举行20国集团(G20)财长及央行行长联席会议,其中包括韩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和欧洲央行(ECB)等。《朝鲜日报》称,在G20会议上,“美国将强烈要求外汇储备规模庞大的中国购买债券”。

  目前,中国持有5187亿美元美国国债,是美国第二大债权国,有关要求中国出手支援美国救市的声音不断。前美国助理贸易代表傅瑞伟8日表示,现在“中国是美国的银行”,如果中国这次不伸手协助美国解困,“美国会死得很惨”。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也在G7召开之际表示希望“G20国家能认可G7的救市计划”。

  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员副研究员余斌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由于中国跟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还不是那么密切,中国应当冷静观察事态发展。(环球时报-环球网)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Thursday, October 09, 2008

中国钢企大面积减产限产 淡水河谷涨价要挟或将破产2008-10-09 14:36:58   来源: 证券时报  


  我国钢铁企业大面积减产限产 海外铁矿石涨价“要挟”或将破产

  巴西淡水河谷希望铁矿石价格继续大幅提价,延续暴利的美梦或许将要破灭。9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我国钢铁企业大面积进入减产、限产状态,被铁矿石商寄予厚望的9月份不仅没有出现期望中的铁矿石价格大涨,反而迎来了奥运过后雪崩式大幅度的暴跌。需求的骤然减少和港口库存的不断攀升开始成为那些曾经一度高高在上、态度强硬无比的铁矿石商两道挥之不去的阴影。

  数据显示,63.5%印度铁粉矿在我国国内的现货价格已经从8月初的1400元/吨下降为9月28日的980元/吨,下跌420元,跌幅为 30%;9月底63.5%印度粉矿期货价格价格已跌至110美金/吨,比9月初下跌21%;比8月初下跌77美元/吨,跌幅为41.18%。

  与此同时,印度矿港口现货的销售基本停滞。联合钢铁网预计,由于印度西海岸即将开港,10月印度矿的供应量将大幅增加,这一动向很有可能进一步促进印度现货价格的大跌。而在去年我国铁矿石需求最为旺盛的时候,印度政府曾一度以提高出口关税的方式减少对我国的铁矿石出口。

  除印度矿价格崩盘外,巴西矿和澳洲矿这些原本较为坚挺的矿种,也遭到了严重冲击。由于国内钢厂面临钢材产品亏损、库存占压资金、现金流紧张等问题,减少采购、消化库存变现已经成为众多钢铁企业解决困境的一个重要选择。这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长期协议铁矿石流入市场。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这些矿成本较低,销售价格有相当的降价空间,随着其销售量的增大,现货矿市场的价格将会进一步拉低。

  与铁矿石价格暴跌的还有国际海运价格,据波罗地海干散货运数据,9月末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BDI指数)已经跌至3217点,较7月下跌超过50%;其中反映好望角型船舶运价的BCI指数跌至4318点,比7月下跌58.8%之多,下跌幅度之大超出很多业内人士的预料。

  对于今年9月初再次提出对中国出口的铁矿石大幅涨价的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来说,这些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支撑其提价的理由正在一一消失。

  与此同时,自该公司提出涨价要求后,在中国钢协的号召下,中国钢企暂停从巴西进口铁矿石已经有将近两周的时间。而且,中国钢协内部还通过了用国内矿替代进口协议矿的方针。因此,对巴西铁矿石的进口数量未来几个月还会进一步减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进口铁矿石3740万吨,与国产成品矿合计6610万吨,已经超过了8月全国铁矿石6404万吨的需求量,再加上近1亿吨的港口库存,我国铁矿石的供应已经十分充足,在当前我国钢铁企业纷纷限产、减产的情况下,进口铁矿石价格下降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Monday, October 06, 2008

[大盘狂跌]

它们在冲击涨停,上周五的皮克:
新中基(6.8,+8.1%)中粮屯河(11.9,+9.48%)

涨的原因:农地改革

Saturday, October 04, 2008

中国应该放任北朝鲜自流

美通知國會六項對台軍售案 未包含潛艦案
http://news.sina.com 2008年10月03日 13:47 中央社即時

(中央社記者林芥佑華盛頓三日專電)美國政府對台灣軍售程序今天正式啟動,國防部防衛安全合作署今天下午宣布,已經將六筆對台軍售項目送達國會,其中未含潛艦第一階段設計費,這些軍售案總額達美金六十四億六千三百萬元。國務院東亞局官員表示,這是布希政府展現明確作為,落實提供防衛武器給台灣的承諾。

這六項對台軍售案分別是:四套E二預警機升級套件(美金兩億五千萬)、三十架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美金二十五億三千兩百萬)、三百三十枚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及相關設備(美金三十一億)、三十二枚潛射魚叉飛彈及兩具模擬器(美金兩億)、F16及F5E/F等多型戰斗機補給零件(總額最高可達美金三億三千四百萬)、一百八十二枚反坦克飛彈(美金四千七百萬)。

六項軍售案若經國會通過且完全實施,總金額將可達美金六十四億六千三百萬元。至於爭議性較高的潛艦第一階段經費並沒有通過美國行政部門內部審議。

國務院下午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這是布希政府展現明確作為實現承諾,提供台灣所需要的防衛性武器以維持強大防衛能力,這也是美國政府依據台灣關係法所作的軍售。971003

Friday, October 03, 2008

英國《金融時報》:全球唯一亮點是中國 2008-10-02 18:15:24
轉寄給朋友
列印




  實體經濟未擺脫全球金融危機影響 唯一亮點是中國

  中新網10月3日電 相關調查近日表明,全球發達經濟體經歷了難熬的9月份,這提供了明確的証據,說明實體經濟未能擺脫金融業危機的影響。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從日本、整個歐洲地區到美國,制造業調查結果均較為黯淡,讀數顯示產出在不斷下降;而唯一的亮點是中國,中國的相應調查顯示,在經歷了8月份的疲軟之後,9月份制造業活動出現了反彈。

  在受到市場密切關注的日本央行短觀調查(Tankan survey)中,大型制造商信心轉為負面,這是2003年6月以來的第一次。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延續了(制造業)信心不斷下滑的趨勢,過去一年這一趨勢有所提速。

  在歐元區,9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確認為45,低于1年前的53.2。讀數在50以上,表明大部分被調查者的產出有所上升,反之則表明產出萎縮。

  在英國,相應的採購經理人指數從8月份的45.3降至上月的41,創歷史最低水平。這突顯出經濟前景的暗淡和英國制造商在全球性事件面前的脆弱──盡管過去一年英鎊貶值了15%。

Thursday, October 02, 2008

大陆学者时寒冰:无药可治 全世界陪着美国等死 文章来源: 搜狐博客 于 2008-10-01 14:38:18





  9月22日夜晚,央视记者采访我对于次债危机的看法:我认为:次债危机已经无药可治,全世界只能一起陪着美国等死,现在,决定结局的只能是上帝。
  
  这话说过了吗?
  
  任何一位对金融衍生品过度发达的杠杆效应有深入了解的人,都会发出如此悲观的预期。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次级债券衍生合约的市场规模被放大至近4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7倍之高。
  
  今年3月份,我在给《南风窗》杂志写的评论《次债与金融泡沫的终结》中指出:“次级债将金融衍生品的‘衍生’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称其为金融衍生品的巅峰之作恐怕并不为过。次级债衍生品犹如一个倒立的金字塔,一旦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风险就会成倍放大,并带来灾难性后果。”“由次级债衍生出来的创新产品,已经掘出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而这个无底洞就是作为一个超级大坟墓而存在的,再多资金也填不满!”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金融大鳄索罗斯认为:“全球长达60年的大牛市已经结束,全球正面临60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次债危机是二战以来60年内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时代的终结。”
  
  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过度发达,投资大师罗杰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确存在次级衍生品即衍生品的衍生品。不过,实际上几乎不可能对衍生品进行估价,因为没有一个积极的市场。”罗杰斯在次债危机之前多次预言这场危机的到来,并在次债危机前清空自己在美国的所有房产移居到新加坡。
  
  这些对金融市场脉搏把握最精准的著名人士,他们的这种悲观预期,难道是凭空而来吗?
  
  当央视记者问及次债危机下一步的发展时,我回答说:
  
  其一、美国将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其二、将快速向实体经济蔓延,从金融危机演化成经济危机。
  
  央视记者问我次债危机对中国有哪些影响。我的回答是:
  
  三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次债危机导致美、欧消费需求下降,将降低中国产品的出口。无论是高附加值产品还是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下降趋势都难以避免,当务之急是鼓励内需。其二,次债危机发生后,美元将继续贬值,目前的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贬值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同时,大批热钱在美元贬值或有贬值预期的影响下,会热炒大宗商品,推高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增加中国原材料的进口成本。其三,会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业带来影响,我国金融机构的损失会继续增加。同时,大批盘踞在中国楼市的热钱,会撤离。因此,绝不可以出台政策救楼市,救楼市的结果只能是让热钱高位逃跑,将对中国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
  
  还有很多问题,我的回答过于尖锐,未能播出,但鉴于时间因素,也不再补充了。
  
  在央视东方时空做的这期节目中,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市场室主任曹红辉的分析很透彻,我们对次债危机的危害及其前景的判断一致。但是,有一点,我与他的观点截然不同。曹红辉先生认为,在这场次债危机中,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可以有所作为。事实上,在此之前,也有专家撰文指出:美国次债危机恰是中国的机会。
  
  我要说的是:这的确是机会,但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能忽略:中国早已经自废武功!
  
  据公开报道:中国外汇储备中约有1万亿美元的美国债券,其中包括2000—3000亿美元的ABS债券,再加上这次两家房贷公司的3760亿美元公司债(根据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2007年联合发布的“海外持有美国证券情况的报告”——原文名字是Foreign Portfolio Holdings of U.S. Securities——中国是房贷美和房利美这两家公司排名第一的外国债权人,持有3760亿美元公司债券),外汇储备竟然有至少超过5000亿美元的次级债!
  
  7月16日,我在《谁来拯救中国3760亿美元财富?》愤怒的质问:
  
  早在2004年,格林斯潘就向国会发出预警:“和其他金融机构不同,房贷美和房利美没有有效风险控制,却不断扩大的业务规模,潜藏很大风险。”
  
  然而,中国掌管庞大外汇储备,掌控着人民血汗钱的有关官员,却对格林斯潘的警告置之不理。报告显示,从2004年到2007年,中国对美国证券的持有从3410亿美元三翻至9220亿美元,且偏重债券投资。仅2006年到2007年间,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增幅就高达32%,而日本对美国债券的持有只小幅上升8%。在次债危机即将露出狰狞面孔的前夜,中国增持美国债券的依据是什么?
  
  我的文章被屏蔽。
  
  但随后,我国香港地区的全国政协委员、金融专家刘梦熊撰写了《我为人民鼓与呼》一文,在香港三家媒体同时发表。刘梦熊质问中国财政金融管理当局有关拍板人:“你们这班败家子哪里来这么大的胆子,拿国家人民的钱,来买天文数字的3763亿美元美国‘两房’公司债券。现在‘两房’基本上已破产,你们如何向全国人民交代?如此离谱决策有没有黑幕,人大常委会应立即组织特别调查组彻查,追究责任!”
  
  刘梦熊在文中指出,中国购买美国次级债的行为,被“国际经济界称为一件匪夷所思的大丑闻”。他指出:“国际公认的原则是,外汇储备公认的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分散为宜,但中国财金当局却将外储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投资于美国‘两房’,这相当于将大部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当年亚洲金融风暴,香港和东南亚楼市崩溃,还闹出‘负资产’,业主和银行一齐遭殃,说明房屋按揭本身风险很大,其衍生债券更是危险品。不能只集中在一个菜篮里,这是金融投资常识性的金科玉律。外汇储备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稳健至上,比重分散,结构多元。可是我们那些可爱的手握重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败家子一般的官员,个个还都是硕士、博士学位!”
  
  是啊,这种决策太匪夷所思了!
  
  有关次债危机的可怕后果,早在2007年,我通过大量公开的数据和信息分析,就得出结论:次债危机将是一个可怕的无底洞。然而,拥有更系统更完整更丰富数据和信息,拥有更专业更博学更有经验专业团队的政府、银行等有关部门,却看不到次债危机后果的严重性,这难道不奇怪吗?这在次债危机过程中,相关部门和银行的决策者,不仅看不到次债危机的严重性,还带着抄底的想法,一次次又一次次地扑上去,撞在枪口上。如果这种做法仅仅是由于愚蠢尚可原谅,问题是,如果是故意为之呢?
  
  这些决策是怎么出台的?为什么许多决策对中国不利对外国反而是有利的。决策的不透明使人民丧失了基本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使得一些可怕的暗箱操作大行其道。
  
  最离谱的是,2007年5月,尚未成立的中投公司委托汇金公司旗下的建银投资,以30亿美元购买了美国PE公司黑石集团10%的股份计1.01亿股无投票权普通股,每股认购价29.605美元。如今,这笔投资已经损失大半。一个尚未正式成立的公司,竟然如此大手笔运作。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难道形同垃圾吗?
  
  在次债危机中,中国的损失极其惨烈,因此,即使有机会,中国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流走,因为,我们的巨额资金被套或打水漂,我们已经不再是能够找寻并抓住机会的人,而是一个巨大的可怜虫!——在把数千亿美元的财富败了之后,最多也只能做个遭人唾弃的可怜虫了!
  
  现在,美国次债危机即使带来了机会,中国自保还来不及,国内企业资金短缺,叫苦连天,大量资金被套在美国债券上,有的已经血本无归,哪里还有资金去抓机会?
  
  由于愚蠢的决策,中国数额惊人的财富被用于跟美国一起陪葬。
  
  美国每一次金融危机的恶化,对国内的金融机构和外汇储备都如同割肉,这是难以抑制的阵痛!——如果他们还懂得心疼人民创造财富的不易,还没有丧失疼痛这种基本功能的话。
  
  在昨天接受央视采访时,我特别强调了决策的透明度问题。
  
  我们巨额财富投向美国所依据的,竟然是美国评级机构给出的评级,我们豢养那么多庞大的专家队伍在干什么?如果我们自己的评级机构、研究机构,不对美国相关企业的现状、盈利能力、潜在风险、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评估,而完全参照国外现成的评级标准作出投资决策,那么,我们庞大而臃肿的官僚化的专家、决策队伍,应该解散,而不是继续当寄生虫。
  
  也许,只有真正关心这个国家、关心这个民族未来的人,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血汗钱被败掉的痛楚。
  
  在次债危机从房地产领域蔓延到金融领域,并正蔓延到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领域的时候,任何人都无回天之力了,我们只能陪着美国静静等待上帝的裁决!
  
  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即使被封杀,这些话也必须说出来。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有良知者别无选择。

Wednesday, October 01, 2008

美國信用危機的趨勢及中國的選擇

美國信用危機的趨勢及中國的選擇
2008-09-29 07:46:37



美國信用危機下半場不僅發生了,而且更加複雜,更加震撼。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電/美國信用危機下半場不僅發生了,而且更加複雜,更加震撼。華夏時報發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主任曹紅輝文章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文章如下。

  最近這兩周,美國信用危機事態果然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下半場不僅發生了,而且的確更加複雜,更加震撼。

  美國政府采取的是有所救有所不救的策略,這裡面有不同金融機構對市場體系存在不同影響的因素,也有其他非經濟的因素,只能有所舍棄,何況它本身的聯邦財政也有高達10萬億左右美元債務的困擾。

  短短幾天內,發生太多的事情,太多的信息需要時間消化。9月24日,美聯儲還與G7其他成員央行達成貨幣互換協議,向陷入困境的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有意思的是,正當我們討論建立A股市場的融資融券機制的時候,美國證監會則再度嚴格限制賣空了。衆議院還通過了反期貨市場投機法案。財政部則制定了救援計劃,擬購買銀行呆賬,幫助銀行擺脫困境,阻止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
  
  現在,急需澄清的是,這場危機究竟會如何演變,蔓延到何種程度?
  
  前一階段,住宅抵押貸款的基礎市場走壞導致衍生品交易的流動性困境是引爆本次危機的主要誘因。當前,除提供貸款的機構和購買相關證券產品的投行外,抵押保險機構的風險釋放才剛剛開始。下一步,流動性困境可能造成商業地產相關市場的風險爆發,商業地產市場也可能因此而進入調整,但更大的風險將會反映在中小銀行領域。資金困境將很快會上演小銀行倒閉的大場面,由此引發中小企業的流動性困境。令商業銀行緊張的還有信用卡壞賬率上升,雖然它不一定對金融機構打擊多大,但它對消費信貸支持的美國經濟增長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美國聯邦政府和國會如此重視,迅速行動,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央行和政府都采取應急措施應對。就如同我去年所言,這場危機絕對不僅僅是抵押貸款市場的危機,而是全面的信用危機,因為沒有人知道這個市場中誰是病毒的攜帶者,誰也不知道交易對手是不是在天黑後死去。最好的辦法就是什麼交易也不要去做。美聯儲2006年提高基准利率則是刺破房地產市場泡沫的那根針。可是即使沒有那根針,泡沫遲早還是會破的。只是這回金融機構實在是太貪婪,而監管者則實在是反應太遲鈍了。
  
  讓全體中國人都撓心而又無法回避的問題是,究竟中國如何應對呢?外匯儲備減值現在是無可避免的了,尤其是在美元計值資產主導國際金融市場的情況下。有人說,中國不應該購買美元資產,可現在又有什麼好的替代品去替代龐大的美元計值的金融市場呢?商業銀行的投資損失大部分恐怕也只有自己消化了,除非明天太陽從西邊升起。

  短期內,究竟是否應該購買美國的投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呢?是否可以像很多國人習慣的那樣抄底了呢?對於金融機構下設機構持有的礦產資源或擁有金融服務網點等資源的機構或資產,如果能解決進入董事會和參與管理的話,那還是可以考慮的。但僅僅擔任純粹的財務投資者,替人買單則不是恰當的策略。共同維護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固然必要,但也要量力而行,使之符合自身的長遠利益。采取斷然措施,維護自身經濟的穩定與增長,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加強金融機構的風險排查,并利用這一契機,加快財稅體制、價格體制改革,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完善資本市場機制和金融監管體制,則是減少危機對中國負面影響的根本途徑。

  長期內,利用目前的戰略機遇,推進國際貨幣體系改革,重新評估美元的國際地位,建立美元的國際責任;鼓勵普及使用歐元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建立金融監管的國際協調機制建設,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管,則應成為中國當然的戰略選擇。

吳敬璉:中國增長模式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2008-09-30 08:08:51



如果我們的增長模式不轉變,那麼,由流動性過剩轉向流動性短缺,將是轉瞬間的事。
  中評社北京9月30日電/如果我們的增長模式不轉變,那麼,由流動性過剩轉向流動性短缺,將是轉瞬間的事。21世紀經濟報道日前發表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文章稱,我的論點可以概括成為三句俗語,第一句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第二句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三句話是“強身健體,自求多福”。

  以美國為核心的國際金融體系存在根本性問題

  文章介紹,去年以來,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中國的通貨膨脹加劇,股市房市搖搖欲墜,企業成本上升,出口企業定單減少等等,出現了很多問題。有人認為這是突然爆發的,但現在的局面可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全球金融系統存在的問題由來已久。國外學者關於世界金融系統出了大問題的議論,至少聽了10年。美國在世界金融體系當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但它有一個根本問題,就是儲蓄率太低,從來沒有超過10%。這樣低的儲蓄率怎麼維持經濟的運轉呢?美國政府是利用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特性,大量發行美元,以這種方法借全世界的錢來投資和消費,維持美國居民很高的生活水平。這就造成了全世界的流動性泛濫,而美國則把自身的經濟問題,轉嫁給了其他國家。

  美元大量發行,就會貶值,所有持有美元的國家都承擔了貶值的損失。格林斯潘在任期間,就反複用大量發行美元的辦法來支撑美國的繁榮。格林斯潘曾引用耶魯大學席勒教授的說法,把這種繁榮概括為“非理性繁榮”。美國股市一下跌,格林斯潘就轉向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美國在電子商務領域不斷創新,催生了網絡泡沫;網絡泡沫破滅後,又出現了金融創新,次貸就是重要的金融創新,每次都是采用信用擴張的辦法,把市場撑起來。這種狀況是高處不勝寒,泡沫總有一天要破,泡沫越大,破裂產生的震蕩就越大。

  美國的問題是世界國際金融體系裡的根本性問題,迄今為止,好像還沒有好的辦法可以解決。美國一些有責任心的經濟學家、政治學家都曾表示,美國這樣的發展模式,不但會害了自己,而且會害整個世界。但這種觀點并沒有使實際狀況產生多大的改觀。而其他國家的人也沒有想到辦法,去改善現有的國際金融秩序。現在的局面,就是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金融系統崩潰的結果。
我們是美國的債主,作為一個窮國,每年大量補貼美國人的高水平生活。我們早就應該發現這個問題,現在我們要有自己的應對策略。

  投資和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亟須改變

  文章表示,現在沿海地區的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形勢,相當困難。宏觀經濟也存在很多問題。

  我們的增長方式有問題。我們的增長方式一定會造成內外失衡,現在就是內外失衡一起發生。我們的增長方式有兩個特點,一是靠要素投入支撑增長,二是靠出口需求彌補國內需求不足。從宏觀的經濟角度來看,靠投資支撑增長,會使得投資率不斷提高、消費率不斷下降,而且投資的效率也不斷下降。同時,如同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前克魯格曼所預言的那樣,投資拉動的增長模式,將會使得金融系統變得非常脆弱,金融系統裡潛在的不良資產大量積累。針對投資拉動型經濟模式帶來的效率下降和需求不足,亞洲人發明了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出口導向,用政府的力量來推動出口,采用適度保護政策,一個很重要的辦法是本幣低估。

  改革開放以來,開始是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并行,1994年外匯改革後,人民幣深度貶值,這就標志著全面轉向出口導向政策。我們和其他采用這種政策的國家一樣,在成功執行這種政策十年、二十年後,無一例外地出現外匯儲備大量積累、本幣升值壓力增加,以及貿易摩擦加劇。

  面對這些困難,經濟學家想出的解決辦法是實行匯率形成機制的自由化。可是,要實行這樣的政策,就跟原來形成的利益集團發生衝突,改革很難進行。歷史上的台灣和日本,一度要實行利率自由化,結果改革未能完成。

  2003年開始匯率改革的討論,我贊同餘永定教授的觀點,主張盡快實現匯率浮動,不要怕人民幣升值。要給出口企業壓力,促進他們技術升級和產品升級。而如果不讓人民幣升值,唯一的辦法就是央行出手幹預外匯市場,收購外匯。但是,讓人民幣升值的建議遭遇到了原來的利益格局的阻礙。出口企業、出口地區的政府,以至到中央有關部門,都不贊成。於是在2003年,央行大量收購外匯,外匯儲備大幅增長。在2004年末到2005年初,決策層也認為保持固定匯率不行了,要升值。

  升值到什麼程度才不會造成很大的衝擊呢?這個方面的研究很多,到了2005年7月21日實施升值,升幅是2%,然後緩慢升值。緩慢升值的好處是減少衝擊,壞處就是有升值預期,會有熱錢流入,加強了升值的壓力。在匯改之後,央行收購越來越多,很快達到了每天收購七八億美元。到了2006年12月,我們的外匯儲備超過了1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在人民幣小幅逐步升值的過程中,釋出大量中央銀行高能貨幣。於是跟日本、韓國、台灣地區、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故事一樣,大量貨幣發行導致流動性泛濫,結果不外乎是三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資產價格上升,泡沫形成;二是CPI上升,通貨膨脹;三是前二者兼而有之。

  中國的情況,先是住房價格和股價猛烈上升,這從短期來看是好事。到了去年的7月,通貨膨脹率到了5.6%,就又出現了爭論。一種觀點是貨幣主義的,認為當時的通脹是貨幣現象,是總量現象;另一種觀點叫做結構性通脹,認為核心物價指數很低,通脹是結構性、輸入型的。後一種意見後來占了優勢。到今年年初,CPI達到8%以上,仍然是這種觀點占主導。

  現在,股市、房地產市場搖搖欲墜,而CPI居高不下。現在CPI用各種方法管住了,和PPI倒掛,變成一個疑難雜症。現在要對付這些短期問題,當然需要用短期政策,比如說央行的貨幣政策,還可以搭配財政政策,這都是短期調節。短期調節的目的是把情況穩住,但是不能根本解決問題。根本的問題是增長方式,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要轉變增長方式。我們要標本兼治。轉變增長模式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制度性障礙。所以,要真正能够實現轉變,就是要推進改革、消除這些制度性障礙。